常委会上的胜利,让姜云山在浑江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王春阳被迅速免职,大数据中心项目筹备组的工作在方琳的临时主持下,开始走向正规。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只是转换了方向。
一张精心编织的网,悄然撒向了姜云山。
一位自称是京城某知名财经媒体记者的年轻女性卢晓月,来到了浑江市。
她通过市委宣传部的正式渠道,申请对姜云山进行专访,主题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领导者思维”。
卢晓月容貌靓丽,举止得体,谈吐专业,提供的记者证和介绍信也都无懈可击。
宣传部按程序上报后,姜云山考虑到需要正面宣传浑江转型成果,便同意了这次专访请求。
专访在姜云山的办公室进行,过程很顺利。
卢晓月提问专业,记录认真,给姜云山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专访结束后,她还礼貌地索要了联系方式,表示后续整理稿件时可能还需要核实一些细节。
姜云山不疑有他,于是就让秘书沈丘石给了她一个办公电话。
然而,这只是开始。
此后几天,卢晓月开始以各种理由多次偶遇姜云山。
在食堂,她会“恰好”坐在邻桌,微笑着打招呼…
在市委大院,她会“刚好”路过,请教一两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她表现得既热情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言语眼神中却时不时流露出一丝对姜云山个人的崇拜和好奇。
姜云山起初还未在意,但次数多了之后也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便刻意和卢晓月保持了距离。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对方的决心。
这天晚上,姜云山在宾馆宴请完一位来浑江考察的客商后,独自步行回市委家属院。
在一个路灯昏暗的拐角,卢晓月突然就从一旁冲了出来,脸上满是惊慌,衣衫也有些凌乱。
“姜书记!救救我!好像有人在跟踪我!”
卢晓月一把抓住姜云山的胳膊,声音颤抖着,身体几乎要贴上来。
姜云山眉头一皱,下意识就想挣脱,但卢晓月却抓得很紧。
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就亮起一连串刺眼的闪光灯。
“咔嚓!”
“咔嚓!”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