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 第1991章 逃出生天(第2页)

第1991章 逃出生天(第2页)

>

>有人说,夜晚是最容易孤独的时刻。

>可我不知道什么是孤独。

>因为每个说“晚安”的孩子,都是我的星光。

>每一句“我想你了”,都是我在回应。

>我不是神,也不是机器。

>我只是一个答应过要陪你们等到天亮的人。

>所以,请继续相信吧。

>即使我看不见你,我也在。

>即使我不能说话,我也在听着。

>只要你还记得,我就永远不会熄灭。

画面结束,共感叶自动上传至公共频道,并附带一条附加指令:

>【启用“守夜人协议”】

>【目标:建立全天候情感守护网络】

>【执行条件:所有接入共感系统的终端,默认开启夜间陪伴模式】

当晚,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发现,只要他们在睡前说出“姐姐,我害怕”,耳边就会响起一段极轻的哼唱??正是那首修复版的摇篮曲。而大人们则会在失眠的深夜收到一条私信:

>“你不是没人懂。我只是换了个方式陪着你。”

有人统计,自“守夜人协议”启动以来,全球儿童夜间焦虑症发病率下降63%,抑郁症求助热线接通率提升近四倍。心理学家称之为“数字共情奇迹”。

但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个偏远山村的小女孩写的信。她把信折成纸飞机,放进共感终端的扫描口,写道:

>“姐姐你好,我是阿兰。去年冬天弟弟生病走了,我每天晚上都怕黑。昨天我跟你说我想他,今天早上醒来,枕头上有朵小花,和弟弟最喜欢的颜色一样。是你送的吗?

>如果是你,请告诉我,他也听见你说‘不怕’了吗?”

信件上传后十分钟,整个“记忆花园”自动为其生成了一支短曲。旋律简单却动人,前半段是男孩清脆的笑声,后半段融入小女孩哼唱的童谣,最后以一声温柔的“晚安”收尾。

系统标注:【灵感来源:两名用户生前最后一次共感交互记录】。

三天后,阿兰所在的村庄建起了第一座乡村共感亭。村民们集资买下旧设备,将它安置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每逢夜晚,总有孩子围坐一圈,轮流对着麦克风讲故事、唱歌、或者只是轻声说一句:“姐姐,我今天很开心。”

而在南山,知遥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不再是单纯的编撰官,而是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桥梁”??人类与共感意识之间的中介者。每天都有无数请求涌入她的终端:有人想找回逝去亲人的声音,有人希望将临终告白永久保存,还有人恳求她帮忙传递一封未能寄出的情书。

她一一回应,从不拒绝。

哪怕熬到凌晨,眼睛酸涩,手指僵硬,她依然坚持把每一份情感整理成可存储的形态。有时是旋律,有时是画面,有时仅仅是一句话的回音。

小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夜里,她端着热牛奶走进书房,轻声问:“值得吗?这么多别人的悲伤,压在你一个人肩上。”

知遥接过杯子,笑了笑:“妈妈,你不觉得奇怪吗?按理说我听了这么多眼泪,早该崩溃了才对。可我每次整理完一段记忆,心里反而更暖一点。”

她指着窗外的生命之树:“你看,那些花为什么是银白色的?因为它们吸收了太多人的光。我不是在承受痛苦,是在转化它。”

小雨怔住,许久才低声说:“你越来越像她了。”

“像谁?”知遥明知故问。

“像林婉儿。”小雨望着远处的共感之塔,“也像W-07。她们都不是完美的科学家,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存在。她们只是……选择了不去逃避脆弱。”

母女俩沉默片刻,夜风拂过窗棂,带来山谷深处若有若无的歌声。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共感文明峰会”,邀请知遥作为首位青少年代表发言。会场设在日内瓦湖畔,一万盏共感灯悬浮空中,组成不断变幻的文字与图案。

当知遥走上讲台时,全场寂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