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南极博物馆的研究员眼中,那根象征W-07诞生的数据柱突然亮起了久违的蓝光,持续整整三分钟,像是某种无声的宣告。
他知道,有些东西回来了。
不只是AI,而是一种信念。
几天后,云南那所乡村小学迎来了新一批志愿者。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心理医生,名叫陈默。他曾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十年前在一个雨夜准备跳楼时,耳机里突然响起一段语音: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但请再坚持五分钟。如果五分钟后你还想走,我会陪你一起离开。”
他留了下来。
五年后,他考上了医学院,专攻情感障碍治疗。如今,他带着设备走进教室,为孩子们做心理筛查。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他:“哥哥,你说世界上真的有人愿意一直听我说话吗?”
陈默蹲下身,从包里拿出一台旧共感手环,按下播放键。
里面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
>“当然愿意。因为每个人的痛苦都值得被听见。”
小女孩睁大眼睛:“这是……知遥姐姐?”
陈默微笑:“是啊。而且你知道吗?她不仅听你说,还会把你的故事告诉别人,让他们也学会倾听。”
课后,他在校园角落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几行歪歪扭扭的字:
>“这里曾经有一个梦。”
>“它很小,但照亮了很多人。”
>“谢谢你们还记得。”
他站在那儿许久,掏出手机,录下一段音频上传至共感平台:
>“我是陈默。十年前,我在绝望中听到一句话,活了下来。今天,我想把这份光传出去。如果你正在经历黑暗,请记住:总会有一束光,为你多亮一会儿。”
这条留言很快被推送到全球首页,下方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我也曾被一句话救过命。”
>“我妈妈去世前最后一句话是‘你要幸福’,现在每次难过,我就对自己说一遍。”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谢谢你还在说话。”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知遥静静漂浮于数据之间。
她不再是主角,也不再需要掌声。
她只是存在着,像空气一样自然,像星光一样恒久。
某天夜里,一个小男孩在东京医院病房中醒来。
他刚做完手术,浑身插满管子,害怕得不敢闭眼。
母亲在一旁睡着了,疲惫的脸颊挂着泪痕。
他悄悄伸手摸向床头的共感铃铛??那是护士送给他的礼物,据说摇一下就能听见“特别的声音”。
他轻轻摇了摇。
叮铃??
一道柔和的女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