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一道明黄色的身影走了过来,径直的到了朱楩面前。
“十八王叔,看来您这次建树颇丰啊。”
来人正是朱允炆,他站在朱楩面前,表情与眼神中,都透露着复杂神色。
既有羡慕嫉妒,又有钦佩敬仰之色,但更多的还是忌惮。
“哟,这不是我的大侄子吗,”朱楩笑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本来嘛,他就是长辈,虽说按照年纪朱允炆比朱楩还大一岁,甚至是两岁。
但是辈分在这里摆着呢,乃是天生的压制。
更何况,朱允炆毕竟只是皇太孙,不是皇太子,还是有点不同的。
朱允炆皱了皱眉,有些感到不悦,但是也没有当面说什么,反而还有些关心的,劝慰道:“等一下到了朝堂上,十八叔可不要再执迷不悟,该道歉的时候还是要好好道歉的。”
“这是哪里的话?”朱楩都感到莫名其妙了。
朱允炆一脸奇怪的看了眼朱楩,问道:“难道十八叔没有在塞外称帝吗?我听人说,草原人把你称作圣可汗的?”
此话一出,周围顿时一片静默,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的看着朱楩。
好家伙,但凡知道点元朝制度的,都该知道元朝的皇帝号称可汗。
你跑到草原上称帝去了?
这是圣可汗要觐见大明洪武大帝的节奏啊?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玩味儿起来。
朱楩也笑了,看着眼前的朱允炆,心说大侄子啊大侄子,你太着急了,何至于伱自己出来冲锋陷阵呢?多掉价啊。
但是大侄子你可能还不知道,你叔叔我已经见过咱的爹,也就是你爷爷了,你爷爷都没说什么的事,你真以为能告倒我啊?
于是朱楩只是笑而不语。
可朱允炆却觉得他是故做神秘,见朱楩不再开口,索性转身离开了。
一些大臣自然是一拥而上,簇拥在这位储君皇太孙的身边。
眼看周围的官员们都只是敬畏的离朱楩远远的,他正好乐得清闲之际。
可忽然,有两个人却主动的走了过来。
“真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一人乐呵呵的,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望着朱楩。
另一人也点头,一脸佩服的赞叹道:“想当初咱们也曾相继远征漠北,而且是几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却从未有过如此功绩。恐怕就算蓝玉复生,也要折服赞叹一番啊。”
其实明初这些年,明朝一直都在警惕漠北草原,唯恐他们卷土重来。
哪怕北元王庭被蓝玉灭了那么多年,到了永乐年间,永乐大帝仍然要五征漠北。
可见大明与北元之间的恩怨情仇有多深刻。
毕竟北元可谓是第一次外敌入侵成功的案例,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输得这么彻底。
关键是北元人不做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了无数人不说,还把人分成四等身份,汉人是最下等人。
不杀他们难解心头之恨啊。
也因此,蓝玉当初的功绩才会那么大。
而眼前这两位老将,也曾经多次征战过漠北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