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讪讪的说道:“我说我爹呢,没说殿下您的爹。”
徐膺绪伸手拦了一下,让他可别再胡说八道了,同时望着朱楩,说道:“殿下,你可知道,你同时迎娶两门公爵家的女儿,这代表什么?”
朱楩心说同样的事,难道还得再来一遍?要不还是等到离宫门近一点再说破吧?那样他也能少走几步路。
他已经认为自己会被赶下去了吗?
“无外乎,他们是打算让我来掌握大明天下兵马呗,”朱楩耸耸肩,到底还是正面回应了徐膺绪的疑问,同时还主动说道:“之前在朝堂上,那些武将当着陛下的面向我效忠,你们不也都看到了,我爹也没说什么吧?”
所以这可是朱元璋默许的。
“难道陛下要更立储君吗?”徐膺绪深吸口凉气。
一旦发生储君更立,这可不是小事啊,严重一点来说,甚至可以动摇国之根本。
一旁的徐增寿也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却不禁双眼放光的看着朱楩,惊呼道:“你是说陛下要让你当新君?那我妹妹岂不是要当皇后了?我徐家要崛起了?徐皇后?”
“你快闭嘴吧,”徐膺绪一头黑线的怒斥一声。
这种事能嚷嚷出来吗?虽说赶车的马夫都是徐府的人,还都是可信之人,但是这种话万一传出去,可如何得了?
徐增寿连忙伸手捂着嘴,但是和徐辉祖不同的是,徐增寿双眼放光的看着朱楩,就好像发现了宝贝似的。
朱楩感到好笑。
虽然身为兄弟,同是徐达的儿子,结果也有所不同。
比如徐辉祖迂腐刻板,遵守所谓的尊师重道,以及天地君亲师,讲究的就是正统继承。
毕竟徐辉祖自己就是嫡长子,就是靠着出身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的,拥护这种思想对他也有利益。
而徐增寿就很简单好懂了,朱允炆是谁?不熟啊。
但是朱楩可是他的妹夫,这才是自家人。
若是问徐增寿想让谁当将来的新君,想都不用想,那肯定是选朱楩啊。
徐膺绪则是陷入了沉思。
朱楩知道,徐膺绪在犹豫不决,还在做选择。
不过朱楩其实本没打算让徐家三兄弟掺和进来的,反正他也没打算让他们帮自己干点什么,倒不如说意外让徐辉祖察觉到其中隐情之后,才有可能被他们阻挠才是真的。
“不好,”徐膺绪突然惊呼一声:“以大哥的性格,断然是要打算在早朝上准备弹劾咱们妹夫的。得阻止他不可。”
从徐膺绪喊的这一声妹夫,还有他的语气来看,徐膺绪已经做出了选择。
朱楩笑了,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不想跟徐家三兄弟成为敌人,那样一来,只有徐妙锦被夹在中间为难。
朱楩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女人伤心难过呢。
所以对于徐膺绪和徐增寿的选择,朱楩还是很欣慰的。
至于徐辉祖。
“他翻不起浪花的,”朱楩面色轻松的说道:“在如今的大明,那老哥仨凑到一起,一旦他们联起手来,整个天下都阻拦不住他们想做的事。”
若是朱元璋与徐达和汤和联起手来,整个大明还真没人能在他们面前说个不字。
如果徐辉祖真看不懂局势,那也只会自取其辱了。
朱元璋才是当今天子,他想让谁当新君,岂是你一个徐家子弟能阻止或者掺和的?
别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你只是徐达的儿子罢了,就算是徐达本人又如何?
宫门外,随着卯时将近,文武百官开始如常点卯了。
在这过程中,徐辉祖变得特立独行,不再与两个兄弟走在一起,更是离朱楩远远的,反而靠近到了朱允炆的太孙党一派的附近。
朱楩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也不做声。
直到点卯完毕,皇宫大门敞开,百官鱼贯而入准备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