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两啊,可不是小数目。
“那为何台州知府之前没有禀明情况?”朱楩微眯双眼,难不成,这台州知府在跟自己打马虎眼?想糊弄自己?
谢玉与谢春都是闭口不谈。
倒是徐妙锦凑到朱楩耳边,低声道:“他只是一个知府,海禁是陛下的旨意,他既没有剿匪的权力,也不能让人随便出海。”
所以就故意隐瞒了海盗的消息,而是用走私商糊弄过去。
“同时也不想损害到他的个人利益吧,”朱楩冷笑。
不是他不懂其中的路数。
若是让朝廷知道海盗泛滥,而台州府却没有禀告,至少也有个不作为的罪名。
所以那台州知府原想着只要把朱楩糊弄过去,就万事大吉了。
反正是陛下禁海的,与他何干?
他是想着只要无过便是有功,只要什么也不做,就不会犯错。
但是如今海盗都要欺负到头上来了,一味儿的忍让,又能换来什么?
其实这点事想想就能明白了。
还有一点就是,如今敢出海行商的,都是走私商人,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不说,还不需要交税。
你都不交税了,我还管你死活?没抓你都不错了。
所以台州知府知道海外有海盗,只是不想理也不想管。
谢春也是迫于无奈,这才找到军营,想央求自己的弟弟谢玉帮忙,一起去找知府求情。
知府虽然没有调兵剿匪的权限,却可以上奏给朝廷,或者巡抚,然后再由上面下达调兵指令。
无论是台州知府还是谢玉,他们都是没有调派部队权力的,知府只是地方官员,执掌一地民政,而谢玉哪怕身为卫指挥使,也只是有着统兵权。
除非他是都指挥使。
譬如瞿能之前从四川率军驰援到鹤庆县城下,这才是调兵权。
这些是很麻烦的。
如果不是朱楩身为戍边守国的藩王,当初他也不能随意率领大军离开大理。
“说说具体情况吧,知道那些海盗如今躲在哪里吗?”朱楩问道。
谢春顿时眼前一亮,然后咬牙切齿的说道:“知道,他们平日就躲在小琉球。在那里方便窥探都有哪些商船出入。他们好来劫持我们。”
“小琉球?”朱楩一愣,他知道琉球群岛,但是小琉球又是指哪里?
直到谢玉从一旁拿出附近的海域图,朱楩这才知道,原来如今的小琉球,就是指后世的宝岛台湾。
话说为什么台湾是小琉球呢?
因为台湾在这以前,其实一直都是很尴尬的地位。
你说台湾属于中原吗?并不算,最早的时候,台湾是被称作为东蕃的,属于四夷中的东夷。
甚至到了宋朝,哪怕南宋灭亡了,也从未想过退到台湾上面去。
反倒是元朝时期,忽必烈曾经到过台湾,还想在这里建设一番,作为今后征服倭国岛屿的前哨。
只可惜台湾以前更像是一个与世界脱轨的原始岛屿,上面也有原住民,但是难以驯服。
于是忽必烈也没能登上宝岛,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澎湖岛设置巡检司。
又因为自隋唐开始,当时的‘流求’指的就是‘澎湖以东’、‘日本以南’一连串神秘而未知的蛮荒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