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斗胆在这里讲了,他也确定无法达到李学武刚刚演讲的效果。
这人真是肆无忌惮,说开炮就开炮,指桑骂槐都是轻的,这特么还带挑拨离间了。
三十六计换着花样地用吗?
现在看,就连东德的负责人都说不清楚内心是怎么个滋味了。
不用怀疑他们的野心,一个战败国的无奈和心酸没体验过绝对不清楚。
你当他们恨落榜美术生是因为他发起了战争?
狗屁,他们恨的是那人没有带领德国赢得战争。
****
“您好,李先生,我是《周邮报》的记者,我能采访您吗?”
“您好,李先生,我是《新莱茵报》。。。。。。”
“。。。。。。我是《新德意志报》。。。。。。”
当李学武走出宴会厅的时候,再没有了来时的从容自在,他被长枪短炮围堵的迈不开步。
即便是酒店和组织方以及外事部都准备了保卫力量,但他们也没想到宴会上会有如此劲爆的情况。
保卫被记者们隔在外面进不来,李学武被记者围在中间出不去。
当然了,进不来的还有翻译。
可即便有记者已经切换了英文以及法语来提问,李学武也沉默应对,一言不发地往前挤着。
上台演讲是领导授权和要求的,这会儿他可没得到授权和允许代表哪一方来发言。
真想采访他,可以等他结束这一次的访问活动,能够代表红星钢铁集团发言的时候再说吧。
很快的,保卫们突破了记者围堵的防线,为李学武开辟出了一条通往电梯的道路。
举着长枪短炮对着李学武不断提问和喀嚓喀嚓拍照的记者们被挤在一边,可他们依旧不放弃追问。
宴会厅外不明所以的酒店职工和客人纷纷望向这边,嗅觉敏锐没能进入到宴会厅录像和拍照的媒体蜂拥而上,给现场增添了更为混乱的局面。
李学武火了,在落地东德的第一个晚上因为欢迎晚宴上的发言彻底点燃了冬日里的一把火。
已经有声音传了出来,说这是对两级对立和人为阻挠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开的第一炮。
也被解读成为东方大国即将介入国际关系的一个表象,关键是李学武的态度太强横了。
再搭配他脸上的凶相,以及成熟内敛的气质,记者们已经将他定义为东方大国未来的关键人物了。
否则如何能作为代表上台演讲,东德一方的代表可是德国经济委员会主任巴泽尔。
就算不能对标巴泽尔,可见这位李先生的地位也不低。
邵康与王友寒与李学武同桌,三人本是在领导离开后随参会人员一起离场的。
离场时宴会厅内关注李学武的目光虽然依旧很多,关于他的讨论也没停歇。
但是还不至于造成如此混乱的局面。
本就复杂的心情再看见被保卫护着离开的李学武,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他为何如此牛哔呢?
两人一个是魔都机电的副厂长,一个是京城汽车的副总经理,结果与其他人一样成为了背景板。
别人或许还没发现,但见识广泛的王友寒已经发现新华和人民两个大报的媒体记者在宴会是拍照了。
这是要干什么,不言而喻了。
或许用不了三天,国内的两家最权威大报便要刊文,书写今天李学武的发言通稿。
如果这次的演讲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有所促进,或者对本次访问的经济和工业领域产生积极的作用,那李学武回去以后便是另一个待遇。
在人民大报上撰写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