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小时后看到省正府办公厅印发的“省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密)”,都觉得不可思议!
紫寺城投以PPP模式来陇山援建大桥,理所当然带自己的技术团队,让紫寺工程商施工,怎么可能把标段切割开来交给当地?你陇山的脸该有多大,又吃肉又喝汤,临了还将骨头拿了喂自家的狗,好处全占了过去?
秦卫新正准备飞往紫寺接洽援建事宜,顿时气馁,找到郭安民苦笑道:
“本来去紫寺求人家帮忙的,结果玩了这一出,感觉张不开口啊,我怕人家一怒之下取消援建就糟了。”
郭安民道:
“你去谈合作,分标段招投标是操作层面的事儿,放到后面再说,而且人家冲着蓝省长的面子,不会在意承包工程那点收益,否则城北新区多建几座大桥就赚回来了,犯得着千里迢迢跑到陇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放心去吧,蓝省长拍板定下来的事肯定有道理。”
嘴上虽这么说,郭安民心里也没底,搞不清楚蓝京轻易在貌似很严肃的问题让步背后的逻辑。
但秘书长就是秘书长,起码目前为止郭安民是整个陇山(除路主席外)最了解蓝京的本土干部,这得益于他惊人的敏锐力和观察力,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精神。
郭安民提拔为省正府副秘书长时,在八名副秘书长当中排名末位,三年后却脱颖而出兼任省正府办公厅主任,跃居成为常务副秘书长,再后来更上层楼提拔省正府秘书长。
他有两个细节在省府大院秘书圈里广为流传,成为领导秘书“服务至上”的经典。
一是胥勇还是常务副省长时到基层视察,路过村庄随口说大家知道这种池塘里面有什么鱼?陪同领导们都目瞪口呆,唯有郭安民非但列举了四五种鱼,还将每种鱼的生长习性、特点等讲得清清楚楚,胥勇当即视为知己,让郭安民坐到身边兴致勃勃聊了一路。
事后相处较好的秘书私下请教,问秘书长为何对池鱼这么了解?都不是咱们平时常见品种,如此冷门的池鱼非但都了解还能说一大堆东西,太厉害了!
郭安民道很简单胥省长喜欢钓鱼,所以我平时注意收集钓鱼方面的杂志信息,经常看经常记,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对各种鱼有所了解。
秘书又问胥省长钓鱼时带你一起去吗?或者让你陪钓吗?
郭安民摇摇头说钓鱼是个人爱好,很私密的事儿,胥省长怎么可能带我?但不带我也需要懂啊,你瞧不就派上用场吗?
秘书叹服不已。
二是有回省委那边有项联合调研活动需要胥勇参加,那边常务副秘书长与郭安民商量定在周五下午四点,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结束,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处理领导便直接回家。
郭安民不假思索说周五不行,那天全天有雨!当时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相当震惊,因为郭安民并没有查询而是脱口而出,可见整个一周的天气信息都牢牢记在脑子里!
接着郭安民又说,现在6月份下午比较闷热,我建议活动安排在周四上午,时间可以定的早一点比如8:30去9:30回,整个过程天气凉爽,又不会晒着领导,你觉得呢?
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安民真牛!
由此从这次勇敢地接受剑北关跨山大桥指挥部副总指挥开始,郭安民便将自己仕途绑在蓝京的战车上,为竞争副省长押上重注。
他想通了,要论发展经济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整个陇山没一个领导能入蓝京法眼,与其如此自己就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充当蓝京经济决策忠实的执行者,这样权衡之下恐怕更符合当前现实需求。
姚刚的背景已注定退出副省长竞争,商渊市书记毕宏有省委书记支持胜算较大,但省长对副省长人选同样具有决定权,关键在于届时蓝京是否愿意为郭安民竭力争取。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郭安民在交能大动脉第一战剑北关跨山大桥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让蓝京觉得离不开他。
怎样让领导觉得离不开自己?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尤其面对蓝京这样的领导,需要付出更多,也需要更多智慧。
郭安民组了个小小的饭局,连他自己总共四个人,但份量相当足,都是正厅干部。
第一位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淳,五十出头,中等身材,厚厚的眼镜下面闪烁着不可捉摸的光芒,他在部里排名第四,不是常务副部长,享受正厅待遇缘于另一个职务——省直机关工委党组副书记。
第二位是省交通厅常务副厅长叶小添,也刚满五十,性格沉稳,言谈举止具有大将风范,之前曾是省长办公会提及的省一建总经理,主导参与多个大桥的规划、设计、施工,算作半个桥梁专家。
第三位是省国资委党委副主任兼副厅长陈商行,今年四十八周岁,此前卡到这两个重要岗位后被一致看好,视为国资委主任最有力的接任者,四年过去了,期间换了两任国资委主任,陈商行还是原地踏步。
他们仨加上郭安民,当年同一批考入省级公务员,一块儿在党校培训,又分到同一个街道办锻炼,工作上相互提醒、帮助、出谋划策,闲暇时打打牌,结下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