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速度突破音速,然后自由的停止各种移动。
手指以及手臂瞬间承受的力量有多大。
虽然杨博说的空间机甲大家都很喜欢,但是想要达到大师级!
没有好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而且还要不断的训练。
机甲训练是很耗费体力,因为机甲训练的时候很专注。
不可能长时间的进行机甲训练!
而且苏薇几个人还要进行超能力训练。
杨博看到苏薇几个人的样子,也没多说什么。
杨博知道有一个人在怀疑自己,那就是王暮雪。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对方没证据。
小牛快跑,彻底在机甲师这个行业内部出名了。
一台训练机甲取得了这么多的连胜记录。
最关键的是网上有各种复刻的视频,只成功了一例。
每一个都是高难度的!
而且杨博在对战中的视频被无数的人分析。
分析的结果就是理论上完全没问题。
就比如杨博在空间站的第二场战斗。
在明确知道对方位置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训练机甲作为高速运动的武器,用来攻击对方。
这个在理论上以及数据模型上完全没问题。
但是一旦实际操作,遇到的问题就太多了。
首先就是对方十二枚微型导弹释放的时间。
导弹释放的太晚,训练机甲刚好会在两个舱室中间的通道相遇,这样训练机甲根本无法躲过。
导弹释放的太早,又会干扰训练机甲,让训练机甲距离目标更远。
这样训练机甲攻击目标的时候,控制权倒计时已经结束。
就包括小牛快跑最后一场与十四代机甲盲打。
在机甲对战中被干扰屏蔽之后被人称呼盲打。
因为在这个时候机甲的智能系统还有其他完全起不了作用。
依靠的只是机甲,是狭小的视线!
虽然坐在驾驶舱里面看的视野还不错,但是别忘了机甲有多大。
就像一个人站在四层楼高的楼房,第三层的一个窗户里面看外面!
你只能看到窗户正面一定范围内的景象,上下左右后面完全需要机甲转向才能看到。
所以在这个视角操控机甲,有很多的盲区。
就被机甲师们亲切的称呼为盲打。
因为机甲一旦近战的话,对方也是四层楼高的高度。
就像是两栋四层高的楼房!
近距离作战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一旦出错,很容易失败。
但是小牛快跑在盲打中表现出来的反应太逆天了。
虽然机甲操作的手速没起来,但是每一次的操作都精妙到了极点,晚那么零点一秒早那么零点一秒都没办法达成现在这种结果。
所以很多人想要复刻这种场景,根本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