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还愿意听,我就愿意说。”
她笑了,眼角泛泪。
转身欲走时,忽觉脚边有动静。低头一看,是那只曾引领救援的导盲犬不知何时来到此处。它仰头望着她,眼神清明如湖。
下一秒,它张嘴,发出的并非犬吠,而是一句清晰的人类语言:
>“请带我去看看大海。”
全场寂静。
曹安冲过来,仪器疯狂报警:“它的发声器官并未运作!这是……这是直接通过共感网络传输的意念具象化!”
周念安却蹲下身,抚摸它的头:“你想去看海?”
狗点点头。
“好。”她说,“明天我们就出发。”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段话:
>曾经我们认为,进化意味着超越自然。
>后来我们发现,文明的本质是学会倾听。
>而如今我才明白??
>所谓神性,不过是把每一句‘我在’都说得足够认真。
笔尖离开纸面的刹那,整本《歪斜之书》突然化作光尘升腾,围绕井口旋转一周后,散入风中。
书不存在了。
因为它讲述的故事,已经成为现实本身。
三天后,周念安带着女儿、曹安、导盲犬以及一群自愿加入的志愿者踏上旅程。第一站是太平洋海岸,实现那只狗的愿望。
当他们抵达悬崖边缘,海风吹起发丝,浪声轰鸣如远古回响。导盲犬静静地站着,面朝大海,久久不动。
忽然,海面掀起巨浪,一头灰鲸破水而出,喷出的水柱在空中凝成三个字:
>**谢谢你**
紧接着,数十只海豚跃出水面,排列成弧线,尾鳍拍打节奏,传出共感能量可译的信息:
>“你说的话,我们都记得。”
周念安牵起女儿的手,轻声问:“你还想继续帮别人说话吗?”
小女孩望着远方,眼神坚定:“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每个生命都很重要。”
话音刚落,脚下大地轻轻震动。归桥井方向,一道新的银光冲天而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明亮。
新的章节,已在酝酿。
而这一次,没有人再问谁来命名。
因为答案早已写在风里,写在雨中,写在每一片愿意倾听的叶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