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山 > 490刁难(第1页)

490刁难(第1页)

“不愿意。”

陈迹一口回绝离阳公主,干脆利落。

离阳公主诧异看向陈迹:“陈大人,那可是军情司司主。军情司在南朝肆意妄为,你身为南朝人,难道不想将其碎尸万段?”

陈迹目不斜视:“在下势。。。

风在松针间穿行,如低语,如叹息。雪落无声,却将整座青山压得愈发沉静。那声音藏于林梢深处,不似人言,也不似鸟鸣,倒像是大地本身在呼吸??一声接一声,缓慢而坚定地回荡着《启冥曲》的尾调。

山下村落炊烟袅袅,孩童们诵完今日的篇章后并未散去,而是围坐在碑前,仰头望着雪峰。

“你们说,林疏真的走了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轻声问。

年长些的男孩摇头:“他没走。小青说过,只要记得,他就还在。”

“可我已经记不清他的脸了。”小女孩低头搓着手,声音微颤。

老农妇拄着拐杖缓缓走来,手中提一篮热腾腾的米饭与咸菜。“记不清也没关系。”她将饭放在碑前,盘腿坐下,“名字比脸重要。你看这碑上刻的,没有名字,只有‘守灯人’三个字。可谁不知道,那是为谁立的?”

孩子们静静听着,风拂过他们的额发,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远处溪流解冻的声音。

“老师说,现在每个人都能写家谱了。”男孩忽然道,“我家昨天刚修好,从曾祖父开始,一共写了七代,连我姑婆的名字都找回来了。”

“我爹昨夜哭了。”另一个孩子低声说,“他说他梦见了一个穿灰袍的男人,在河边吹笛子。那人回头看了他一眼,嘴角有笑。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嘴里喃喃念着一句诗:‘万家灯火照姓名’。”

众人沉默片刻,而后齐声吟唱起来:

>“白花开处鬼吟经,

>黑夜尽头灯自行。

>若问青山何所忆?

>万家灯火照姓名。”

歌声飘向山顶,穿透云层,仿佛回应一般,一道极淡的青光自雪岭之巅浮现,一闪即逝,如同眨眼。

而在忘川江畔,昔日溶洞已化作一座石庙,名为“忆堂”。庙中九柱环绕中央玉台,第九柱仍微微发亮,虽不如当年炽盛,却始终不灭。谢玄机盘坐于前,手持一支残破骨笛,指节因常年摩挲而泛出温润光泽。

陆昭推门而入,肩披霜雪,眉宇间却带着笑意。

“西域最后一座伪碑拆了。”他说,“当地百姓自发重立新碑,上面只刻一句话:‘我们曾被遗忘,但我们终将铭记。’”

谢玄机点头,未睁眼,只是轻轻拨动骨笛上的裂纹,发出一声短促清音。

“林疏若听见,该欣慰了。”

“可他还未归来。”陆昭走到玉台边,凝视那第九柱微光,“你说……他在忆海之中,究竟看到了什么?”

谢玄机终于睁眼,目光深邃如渊。

“不是看到,是承受。”他缓缓道,“万魂归流,并非简单复苏记忆。那是千万年的悲欢、悔恨、爱恋、仇恨同时涌入一人之心。他不是在听故事,他是在替所有人活了一遍又一遍。生而死,死而生,轮回千转,只为守住那一句??‘名字不能丢’。”

陆昭默然良久,终是跪下,双手合十,低声祷祝:“愿你安息,亦愿你归来。”

话音落下,第九柱忽明忽暗,竟似回应。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太庙之内,新帝正亲自誊抄《东陆纪年》终章。笔锋顿挫之间,忽觉心头一震,似有谁在耳边低语。他停笔抬头,窗外月光洒落案前,纸上墨迹未干,竟自行蜿蜒成一行小字:

>“记得,便是重生。”

皇帝怔住,随即伏地叩首,泪流满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