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山 > 498故布疑阵(第2页)

498故布疑阵(第2页)

“我是李三姑,生于甲午年,娘家姓陈……”

“我叫吴石头,七岁那年亲眼看见官兵烧村……”

“我的祖母说,七个年轻人点燃烽火,唤醒百村联防……”

声音汇成洪流,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千万亡魂借少年之口再度发声。黑衣人呆立原地,有人竟双膝跪地,掩面痛哭。

带队之人拔刀欲冲,却被一道白影拦住。

来者竟是念安。

她已不再是那个赤脚提壶的山村少女。三个月前,她带着一封信抵达书院,自称“陆昭最后弟子”,并呈上一封亲笔遗书,内附紫竹笔一支、茉莉干花数片,以及一句嘱托:

>“念安聪慧坚韧,堪承忆脉。望诸君授其术,助其行。此女所至之处,必有光生。”

谢明远当即收她为徒,亲授《万灵录》秘义。短短时日,她已能独立整理口述材料,撰写编年提要,甚至在讲坛上引导孩童回忆家族往事。

此刻,她站在月光下,目光平静如深潭。

“你们想毁掉这些故事?”她问。

无人回答。

“可你们毁不掉。”她说,“因为它们已经长进了人的心里。就像种子落入泥土,哪怕大火烧过,春风一吹,照样开花。”

带队者冷笑:“小姑娘,你以为几句闲话就能动摇朝廷?历史只能由胜利者书写。”

念安摇头:“不,历史是由活着的人继续写的。你们可以杀尽忆师,烧尽典籍,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故事就不会断。”

她举起手中的紫竹笔,指向对方胸口:“而你,穿着黑衣,蒙着脸,不敢留名??恰恰说明,你害怕被人记住。”

那人猛地后退一步,仿佛被刺中要害。

最终,黑衣人撤退,未伤一人。

次日清晨,书院内外张贴出一份匿名榜文,全文仅八字:

>**“灯已燃,风不止。”**

此后半年,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类似事件:某县衙档案库莫名失火,却在废墟中发现一批隐藏夹层,内藏百姓诉状副本;某贵族府邸夜间遭“鬼魅”侵扰,仆役听见吟诗声,经查竟是墙上剥落的壁画背后,藏着一段被石灰覆盖的题词,记录了一位女诗人因作讽刺诗被幽禁致死的经过;更有偏远村落自发组织“夜话会”,每逢月圆之夜,全村聚于晒谷场,轮流讲述祖先经历,由识字孩童记录成册。

这一切,都被归于“守灯者归来”。

而在东海之滨的那个小渔村,陆昭的坟前,茉莉花开得愈发繁盛。每年春天,总有陌生旅人前来祭拜,放下一本书、一封信,或仅仅是一片写满名字的纸。

其中有一封信特别引人注目,信纸泛黄,字迹稚嫩:

>“爷爷:

>

>我是阿禾的女儿,今年十岁。妈妈说,您救了她妈妈,也救了整个村子。我现在在怀音塾读书,学会了写字。老师让我们写下最想让后代知道的事,我就写了您的故事。

>

>昨天,我梦见您坐在海边讲故事,身边围着好多孩子。您抬头看了我一眼,笑了。

>

>醒来时,枕头湿了。

>

>我会一直讲下去,直到所有人都知道您。

>

>??小禾二代敬上”

这封信被村民小心收好,放入讲堂的“忆匣”之中。匣中已有数百件物品:断笔、旧鞋、褪色头巾、残破日记……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愿被遗忘的生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