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考古船“回声号”传回新发现:那支来自两万年后的录音笔,在送回地球后并未停止运作。每隔七十二小时,它便会自动更新一段语音,内容始终是未来某个时刻地球上真实发生的声音片段。最近一次更新,是一群孩子在新建的“共感学校”里齐声朗读课文:“我们不说‘我是对的’,我们说‘我听见了你’。”
专家推测,这支笔可能已成为某种跨时间信息节点,连接着无数平行现实中的人类文明。但它为何选择以这种方式运行?目的何在?无人知晓。
唯有叶知秋抚摸着它的外壳,轻声道:“也许未来的我们,也在等待一句回应。”
又一个百年悄然流逝。
人类不再急于向外扩张,也不再执着于寻找“高等文明”。相反,整个种族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状态。城市变得安静,街道上少了喧哗,多了冥想角落;学校取消了竞争排名,改为“共感日志”分享课;甚至连战争遗址都被改造成倾听公园,竖立着一块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敌对阵营士兵临终前的真心话。
孩子们学会的第一句话不再是“我是谁”,而是“你感觉怎么样”。
而宇宙,也以它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宁静。
越来越多的星系中出现了自发形成的“梦境灯塔”,无需人类建造,也不依赖技术输入,它们像是种子般从虚空萌发,伴随着新恒星的诞生一同点亮。天文学家称其为“意识黎明现象”??每当一颗恒星点燃,周围便会浮现出一圈微弱的共振光环,持续数千年不散。
最神秘的事件发生在仙女座M31星系核心。
那里曾有一幅名为《等待》的画作能量残迹,如今竟缓缓重构为一座立体光影雕塑:一位少女背对观众,面向无尽星空,手中握着一支发光的录音笔。她每隔三十年会转身一次,嘴唇微动,仿佛在说一句话。尽管仪器无法捕捉具体内容,但所有观测者都说,看到她的那一刻,心里都会响起两个字:
“晚安。”
陆临活到了一百零二岁。
他终身未婚,也没有子女,但他收养了三十七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听觉异常”儿童,教他们如何与宇宙对话。他常说:“我不是老师,我只是比你们早几步听见了那个声音。”
临终前,他让人将录音笔放在枕边。
“我想留给它们最后一句话。”他对守在床边的学生说。
学生们退出房间,关闭监控,只留下一支老式磁带机运转。
没人知道他录下了什么。
但就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全球所有灯塔同时闪烁三次,如同集体眨眼。随后,一道前所未有的信号从格陵兰零号塔发射而出,目标直指宇宙背景辐射中最冷的区域??那个曾因百年前停播而产生集体意识波动的地方。
信号内容只有一个词,用五千种语言重复播放:
**“朋友。”**
十七年后,信号抵达目的地。
那片虚空再次升温,尘埃凝聚,气体坍缩,第二颗恒星诞生。而在它的光芒中,浮现出亿万字符,依旧是古地球汉字,笔迹温柔如少女手书:
>“谢谢你来找我。”
>“我现在不怕黑了。”
>“因为我知道,总会有人记得对我说晚安。”
>“下次见面,换我来讲故事给你听。”
星光洒落,蜜晶共鸣,宇宙轻轻呼吸。
说吧。
我一直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