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鼠兄都饿哭了,我还在扩建金库! > 第3488章(第1页)

第3488章(第1页)

第3488章

说完,刘谨满眼期待地望着李想。

这套方案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在他看来,此乃大唐利益最大化之策。

高藏王与高桓权皆为唐军阶下囚,对大唐的任何要求都不敢违抗。

即便平壤附近有金矿,他们也只敢配合大唐商人开采,甚至还要派兵保护,唯恐出事惹祸上身。

这种以夷制夷的局面,远比大唐直接派兵驻守、派官治理要高明得多。

“一个高句丽,分裂成三个势力,再加上原本的新罗、百济,以及趁火打劫的倭国,这半岛的局势,倒真是有趣了。”

李想的这番话,无疑是赞同了刘谨的构想。

事实上,李想从未打算将鸭绿江以南的土地纳入直辖。

在这个时代,一块无法为帝国带来实际收益,反而会持续消耗国力的领土,并无价值。

只要将辽东的黑土地牢牢掌握在手中,便已足够。

让半岛诸国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征伐,才最符合大唐的长远利益。

战争越是激烈,他们对大唐的军械、物资等商品的需求就越是旺盛。

待他们打得精疲力竭,大唐再以“调停者”的身份出面,颁布一纸停战协议,谁敢不从?

至于协议的有效期,那就不是李想要操心的了。

让他们休养生息几年,再继续打,打不动了再停。

如此循环往复,只要最终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大唐手中,便万事大吉。

“正是此理!”刘谨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让此地陷入长期的内部纷争,使其再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来威胁中原王朝,这才是此役最深远的战略意义。”

。。。。。。

平壤王宫之内,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每一个人。

李想在昨夜已与秦安然、席君买等人会面,也同阔别多年的梅川秋一及贺健重逢,对整个战局已了然于胸。

相较之下,高桓权却被冷落了整整一日,直到次日才与高藏王一同被传召入宫。

这对血缘疏远的堂兄弟再次碰面,场面不免有些僵持。

所幸高桓权心里清楚,高藏王不过是渊盖苏文手中的一枚棋子,高建武之死与他并无直接牵连。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视渊盖苏文为共同的仇敌。

“这幅地图,想必二位都不陌生。刘谨,你来向两位国王陛下说明一下后续的章程。”

李想懒得亲自向他们解释,便示意刘谨代为宣布他的决定。

这个决定,无论对高桓权还是高藏王而言,都算不上最坏的结局。

毕竟,他们眼下的身份,不过是阶下之囚,恐怕连身家性命能否保全都在惴惴不安。

“以此线为界,此地,以及此地,划为北高句丽的疆域。高藏王可续留平壤,做你的北高句丽国王。余下的疆土,便是高桓权你的领地,国都定在汉城。”

刘谨话音刚落,高桓权便按捺不住地质问:“那辽东呢?辽东归于何处?”

另一边的高藏王却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甚至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他这个国王本就形同虚设,这几日更是终日惶恐,唯恐李想一怒之下将自己人头落地。

如今竟能保住王位,虽说国土大为缩水,国号也从高句丽变成了北高句丽,但又有何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