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胤礽饶有兴致的眯了眯眼睛。
没一会儿,内大臣处的大臣便渐渐来齐。
因为皇上还未到来,他们便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不过有些奇怪的是,从一开始到现在胤礽身边围着的始种只有明珠与索额图。其他人像是有所顾忌般都并未上前凑过来,但模样看着却又像是十分好奇他们三人在说什么,因此他们总会时不时朝胤礽这边看一眼。
“皇上驾到—”
不久,康熙来了。随着这一声的传来,所有人都立马停下话语,朝康熙来的方向行礼。
“给皇上请安。”
在所有人的簇拥下走进御书房,在看到站在他位置前的胤礽时,康熙伸手摸了摸胤礽光亮的小脑袋。
“都到了啊,保成也来啦。”
“都起来吧。”
康熙坐上位置,开口说道。
“谢皇上。”一干人站起身,胤礽也跟着站起了身。
胤礽看向康熙。“坐,保成。”
康熙伸手拍拍身旁的小椅子,示意胤礽过来。
“是。”
胤礽闻声上前,起身坐到了康熙身旁的位置上。
“朕看近日的奏折上报大多的都是关于台湾的归属问题。许多大臣提议今年我大清便出兵去将台湾夺回来。众位大臣意向如何?”似是每次的内大臣会议康熙都如此放松,胤礽看着康熙说着说着便背靠椅背,神情放松的朝众位大臣看过去,开口问道。
似乎是担心胤礽不了解事情这件事,康熙伸手将一份奏折递到他面前,示意胤礽先看。
伸手接过奏折,胤礽低头向其看去。
他首先先注意到的是奏折最边上的名字。
施琅。。。?这名字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奏折不长,简洁明了。但承载的内容不少。
大意说在三藩之乱期间,在台湾自称为王的郑经,也就是郑成功他儿子,在台湾自封延平王,通过与耿精忠勾结,攻打大清的厦门、泉州。虽最终因大清平定三藩,郑经并未得逞,但他的存在以及所作所为严重干扰了厦门,泉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虽如今郑经已放权给他儿子郑克臧,自己则是纵情醉色,活得好不逍遥。但尽管如此,大清也不可放松警惕,因为他们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又继续攻打大清两地。
再者,三藩之前打的是兴明讨虏的旗号。郑成功原本便是明末时期的人,后期又是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直留着前朝遗民,尤其这遗民还有自己的领地地盘,这对大清来说是个不小-->>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