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大峡虽然山高谷深,但山也是一片一片的,但这川东之山,却是一重又一重,田地稀少,真不知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到底是怎么过活的?”
吕大器读书做官的这些年。
走南闯北,基本啥也都见过。
各地的风俗民情,百姓情况,他也都很是了解。
但像川东这样的贫瘠之地,整个大明其实也很少见。
又一想到川东这么多的百姓聚集,田地却如此稀少,这么多的百姓到底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此前身在川中平原的吕大器是真不能感同身受。
然而对此,林凡则是宛然一笑道,“人们都说天府之国,以为巴蜀是多么富饶,甚至是能和江南媲美,实际上,他们这是以小见大了……”
“巴蜀固然有天府平原,但更多的,却是艰难在大山里刨食吃的普通百姓们,他们没有那么好的粮食条件,他们只能从山里面石里面挖田,如此才勉强能够过活……”
“相比于关中平原,相比于河南山西,这里的自然条件艰苦多了……”
小半年前。
林凡之所以造反。
这的确跟家庭破碎嫂嫂被卖有直接关系。
但论到林凡真正造反的深层原因,这还得是川东人口太多,粮食太少,剥削又太严重,官府反贼轮番来抢,百姓群众实在无法过活。
如此林凡才顺天承意,掀起了反抗大旗。
并在小半年的时间内,养活出了近千名士兵,小一二万名百姓。
几千个家庭都靠着林凡来过活。
林凡的家庭原因是主要原因,但如果不是这个时代实在太过坑爹,林凡的反贼之路,才不会走得这么顺畅。
当然,这些道理,林凡相信吕大器也清楚。
不过至少是在现在看来,吕大器还是想走当官发财的这条路,只可惜,按照吕大器的正常人生脉络来看,吕大器要想当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官。
这得崇祯末年。
可崇祯末年,王朝都快要颠覆了。
这时候在想着能够像张居正一样,来改革大明的弊政,来让大明的普通百姓们一天多吃一顿饭,从两顿改成三顿。
林凡只想说这是妄想。
是一种白日的梦。
“吕大人认真看就好……”
“咱们这一路来周遭的村庄,周遭的百姓,周遭的县城在过什么日子,相信吕大人自有体会,等明后日等吕大人去了咱中滩镇,到时咱再和吕大人来好好谈一谈吧……”
言语冲击最为无力。
事实冲击,或许才会让吕大器真正意识到,他心里所谓的改革,到底是有多么荒唐?
改革改革,这当然可以改!
只不过,大明王朝这一头即将病死的老牛,那早已不是仅靠外科手术来刮骨疗伤就能痊愈的了。
真正想改革。
林凡认为这只有一条路。
破而后立……
即,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天地重开,让所有有钱人的姓氏,全先换一遍来……如此才有丁点机会,让这头即将病死的老牛,抖上一抖,换张皮,换个牛槽,再活上个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