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元见状,朝着孔礼弯腰拱手:“见过大伯。”“哎好好好,元儿长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了,行为举止都如此有礼。”“真好啊。”孔礼摸着孔元的头,脸上满是慈祥,孔元也是微微的笑着。自他记事以来,他这个大伯,就对他特别的好,比他爹对他还好。记得小的时候,他的娘亲,每次趁着他爹不在家,就会和大伯一同在一处院子里,共同探讨诗词,探讨如何将他培养成才。有时候从白天探讨到黑夜,或是从黑夜探讨到白天。若是他爹孔德一两个月不来,那么他娘和大伯,白天对他悉数教导,晚上则继续探讨。大伯的这种为了他的行为,让他很是感动,有时候他都想认这个大伯当做干爹了。唯独可惜的是,大伯至今没有婚配,膝下无子。不过纵使这样,就凭大伯对他这么好,以后也要为大伯养老送终,尽一份孝心。等到孔礼回过神来,便朝着孔德恭恭敬敬道:“二弟,大哥已在城中酒楼准备了一桌菜,专门为你接风洗尘。”“不如我们去城中酒楼详谈?”孔德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如此甚好,那便一同去吃个饭吧。”随后孔德跟着孔礼,一同朝着酒楼方向慢慢走去,而身后则跟着一些文臣,和士人。即便孔德不搭理这些文臣,但他们也不怒,文学大家,高傲一点,实属正常。若是他们能够得到一番指点,那么以后的造诣,注定不凡。不多时,一群人便来到酒楼,孔家三人找了一个包厢,随后便坐在桌子上,一同吃饭。而那些文臣,则在其他包厢吃饭。吃饭的时候,孔礼不停的给孔元夹菜,随后贴心的询问孔元:“元儿,你老大不小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有意中的姑娘?”孔德听到这话,也是满脸的忧愁,缓缓道:“是啊。”“元儿,你的确该婚配了。”“也该给我孔家延续香火了。”孔元听到两人这话,扭扭捏捏的开口:“爹,大伯,元儿的确有意中的姑娘。”“那姑娘是西凉百花楼的花魁,世人都称她为张仙子。”“她虽是百花楼的花魁,但她温婉典雅、端庄大方。”“而且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所以我孔元也决定了,此生非她不娶!纵使你们反对,我也要娶她!”孔德听到是青楼的女子,眉头微皱顿时有些不悦:“元儿,你身为我孔家最年轻的才子,怎能将儿女情长,看的如此重要?”“更何况这还是个青楼女子。”孔元闻言,脸上也阴沉下来,很是不高兴,而孔礼笑呵呵道:“二弟,这话就不对了。”“她青楼女子怎么了?卖艺不卖身。”“元儿既然能看中她,想来这女子也不凡。”“元儿都说了,这女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也倒是般配。”孔元听到这话,也是激动起来:“多谢大伯理解。”孔德微皱眉头,随即叹了一口气:“上一次,你就是因为她,而要爹帮忙作诗?”孔元一听这话,顿时来气:“爹,这事都怪西凉王!”“若不是他,儿臣恐怕早已结婚,早就为我孔家延续香火了。”孔礼摆摆手,淡淡一笑:“元儿,这事不必担心。”“如今西凉王已经回来,大不了你回西凉,将其娶回便是。”孔元听到这话,又看了看孔德,生怕孔德不答应,而孔礼也在这时帮衬:“二弟啊,元儿既然:()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