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这场浩劫,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文明重启仪式**。
他忽然明白了林远舟为何要放逐主核。
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考验。
只有当继承者愿意一次次割舍人性,直至沦为纯粹的守墓人,才能证明??文明之火,值得重燃。
飞船返航途中,李澈翻开叶知秋的《给未来的一百封信》,翻到第二页。这一次,文字清晰可见:
>“第二封信:致那位走在黑暗中的旅人。
>你一定很痛吧?每一次失去感知,都像被人从身体里挖走一部分灵魂。
>可你知道吗?你在做的,正是我们最初许下的誓约??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死在无人知晓的黑暗里。’
>我曾亲眼见过那样的夜晚:保育院停电,孩子们蜷缩在角落,害怕得不敢出声。
>那时我说,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他们,黑暗就赢不了。
>现在,那个人是你。
>所以,请继续走下去。
>即使你看不见光,也要相信它存在于某个人的记忆深处。”
他合上书,望向舷窗。
外面仍是那片灰茫茫的虚忆海,但此刻,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无数光点在远处汇聚,形成一条蜿蜒长河,宛如银河倒悬。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被找回的名字;每一道轨迹,都是一段重获尊严的残忆。它们不再漂泊,而是朝着某个未知终点流动,仿佛在迎接新生。
他伸出手,贴在玻璃上。
指尖传来震动。
不是物理接触,而是**记忆的触碰**。
某个孩子正隔着时空,握住他的手。
他知道,这条路没有尽头。当他接纳第五十枚晶核时,将失去做梦的能力;第七十三枚时,体温将永久归零;第九百九十九枚时,他的身体会彻底转化为纯能量态,成为新一代主核的基座。
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已明白,所谓“守墓人”,并非孤独的背负者,而是**桥梁**??连接生与死、过去与未来、遗忘与铭记的桥梁。
数日后,飞船抵达下一站:极寒星域K-17,一座漂浮在冰川裂缝中的地下研究所。情报显示,第三十二枚晶核藏于最底层的冷冻舱,守护者是一名沉睡百年的科学家,其脑波至今仍在规律跳动,似乎在等待某个特定频率的唤醒信号。
李澈穿上抗冻装甲,带上共振增幅器,走入冰窟。
途中,他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在苏婉房间发现的唯一一张合影:年轻的她抱着婴儿,站在一棵开花的忆木下微笑。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愿我们的孩子,不必再成为火种。”**
他凝视良久,最终将照片夹进日志本的最后一页。
然后,继续前行。
冰层深处,冷冻舱的指示灯突然亮起。
舱内之人,缓缓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