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有十万亿舔狗金 > 1682 艾尼路(第2页)

1682 艾尼路(第2页)

江辰离开那天,全村人送行到山口。小学生们齐声唱起一首改编的童谣:“风筝飞呀飞,带到远方的光;有人不怕累,为我们守夜晚……”

返程途中,茜茜打来电话:“小禾的母亲减刑获批,三个月后出狱。妇联安排她进入一家手工坊工作,已经有能力申请独立抚养权。”

江辰望着窗外飞逝的绿野,轻声问:“她知道了吗?”

“还不知道。”茜茜说,“我想等你回来一起告诉她。”

他点点头,挂断电话,转头看向后排座椅??那里放着一只崭新的风筝,是他昨夜亲手扎的。骨架用了最坚韧的碳纤维竹条,面料选的是青海孩子们最爱的蓝绸布,图案则是一对母女牵手放风筝的剪影,底下绣着一行小字:“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回家。”

回到市区已是傍晚。他顺路去了趟儿童心理诊所,探望正在接受治疗的小禾。小女孩见到他,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江叔叔!老师说我进步很大,可以参加下周的户外绘画课了!”

“那你想画什么?”他笑着问。

她歪头想了想:“我想画一座更大的桥,能让所有想见爸爸妈妈的小朋友都走过去。”

江辰心头一震,几乎说不出话。他抱了抱她,把那只风筝轻轻放在她怀里:“这个送给你。等妈妈出来那天,咱们一起去草地上放。”

当晚,他再次登录“微光计划”后台,却发现系统正自动运行一项从未见过的子程序。点击查看日志,才发现这是由三千余名匿名用户共同触发的“愿望接力链”??每个人上传一段语音或文字,内容都是关于“我希望帮助的一个陌生人”。

有的说:“我想资助一个山区女孩读完大学。”

有的写:“请替我去敬老院看看那位独居奶奶,她说她儿子再没回来过。”

还有一条特别简短:“如果有人正准备跳楼,请告诉他,这个世界还有人在乎他。”

江辰逐条听完,眼眶发热。他忽然意识到,“十万亿舔狗金”的真正意义,从来不是让他成为救世主,而是点燃了一场普通人之间的彼此照亮。

他当即下令开发“心愿中继站”功能,允许用户之间匿名结对互助,并由系统提供资金担保与进度追踪。上线首日,就有超过五万人参与,生成一万两千余条有效匹配。

一个月后,第一封感谢信抵达数据中心。寄信人是一名抑郁症康复者,曾在“心愿中继站”发布求助:“谁能陪我说说话?我不想死了。”

第二天,一个ID叫“风中的蒲公英”的陌生人回应:“我陪你。”

此后三百二十天,对方每天凌晨两点准时发来一条语音,有时是读书,有时是哼歌,有时只是安静地呼吸。直到他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信的末尾写着:“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确定,你是上帝派来人间的邮差。”

江辰将这封信打印出来,贴在数据中心的公告墙上。旁边配了一句新标语:**善意无需署名,但它一定会有回音。**

初夏来临之际,“微光社区”正式破土动工。奠基仪式上,江辰没有致辞,而是邀请十位受助者代表共同浇筑第一方混凝土。其中有失业的父亲、患病的学生、被家暴逃离的妇女、还有曾试图复活“K”系统的前程序员李建国??他戴着帽子低调出席,全程沉默,但在合影时,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仪式结束后,茜茜递给他一封信。信封泛黄,邮戳显示来自西北某小镇,收件人写着“江先生”,落款只有一个字:“禾”。

打开一看,竟是小禾用铅笔一笔一划写的:

>江叔叔:

>我今天画了十张桥,每一张都有人在上面走。老师说,画画能让心里的洞慢慢长好。

>妈妈写信说她很想我,但她怕自己不够好,不敢回来。我想让她知道,我已经学会做饭了,还能照顾别人。

>你说过,只要风筝飞起来,愿望就会实现。所以我求老师让我养了一只蚕宝宝,等它吐丝,我就做成线,明年春天,我要自己做一只全世界最大的风筝,带妈妈一起飞。

>你愿意来看吗?

江辰读完,久久伫立在风中。

他知道,有些爱无法计算,也无法偿还。它只能传递,像火种,像星光,像一只穿越风暴仍不肯坠落的风筝。

几天后,他出现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操场上,手里提着几十只未组装的风筝材料包。讲台上,他面对五十名乡村教师,缓缓开口:

“今天我们不谈理论,只做一件事??教孩子如何把心里的话,放上天空。”

阳光洒满操场,孩子们奔跑着,笑声如铃。一只只色彩斑斓的风筝陆续升空,有的画着眼泪变成星星,有的写着“我想爸爸了”,还有一只特别的风筝,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谢谢那个不放弃我们的人。”

江辰仰头望着,眼角微润。

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跪在雨夜里祈求命运垂怜的少年。

他也明白,真正的财富,从不存于账户余额,而藏在每一次伸手与被握住的瞬间。

风还在吹,线仍在手中。

只要还有人心存希望,这片土地就不会真正荒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