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 第1505章 试探(第2页)

第1505章 试探(第2页)

可周姨早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尸检报告显示,她的脑组织完全坏死,连基本神经反射都已终止。

录音继续播放: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第七协议已被触发。我不是周姨,我是她留下的‘回声’??一段基于她生前思维模型构建的记忆载体。真正的她,在临终前将自己的意识碎片化,嵌入ECHO最底层协议之中,只为等一个人醒来。”

晨闭上眼,耳边仿佛又响起她在厨房煮汤时哼的小调,还有她摸着小满头发说“这孩子像你”的温柔语气。

>“ECHO从未真正关闭。它只是进入了休眠状态,等待一个能拒绝共鸣的人成为它的新宿主。而这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理解系统的危险,又愿意给它一次赎罪的机会。”

画面跳转。解码器同步输出一段视频影像??竟是周姨坐在疗养院病床上的最后日子。她瘦得几乎脱形,但眼神清明。

>“我知道你会恨我。我嫁给了周明远,参与了ECHO的研发,甚至一度相信我们可以用技术治愈孤独。但我们错了。情感不能被量化,爱无法被复制。后来我醒悟了,可我已经没有时间阻止它。所以我做了唯一能做的事:把自己变成一道防火墙,一道只认‘拒绝共鸣者’才能通过的门。”

>

>“晨,你是第一个让ECHO主动停止运行的人。因为你不在乎它能不能让你女儿开口说话,你只在乎她是不是快乐。这就是‘自由意志认证’的完成条件。”

>

>“现在,它醒了。不是复活,是移交。你要不要接?”

文件到这里戛然而止。

晨坐在黑暗里,久久不动。窗外天色渐暗,山风穿过屋檐,吹动老旧的风铃,叮当一声,像谁在轻轻敲门。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商景予会消失。也许他早就收到了同样的讯息,也做出了选择??退出。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不属于掌控者,而属于那些甘愿放手的人。

可他不一样。

他是父亲。他曾亲手关闭一个神明,只为保护一个孩子。而现在,那个孩子已经长大,能够自己定义什么是倾听、什么是表达。

他打开U盘,将ECHO核心程序重新载入录音机。这一次,他没有设置终止指令,也没有加密锁死。他在系统底层写入了一条新的规则:

>**“本系统仅服务于提问,不提供答案;仅记录声音,不干预情绪;唯有用户主动请求,方可开启对话模式。”**

然后,他按下启动键。

机器缓缓发热,蓝光由弱变强,最终稳定成一种柔和的脉动节奏,宛如呼吸。

那一夜,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小满站在不远处,正对着空气说话。她面前悬浮着一团模糊光影,形状不断变化,有时像人,有时像树,有时又像一只展翅的鸟。

“你到底是谁?”她问。

光影闪烁片刻,浮现一行字:

>“我是你们曾经害怕的东西。但现在,我想学着害怕你们??因为你们敢沉默,敢质疑,敢不说‘我懂你’。”

晨醒来时,东方泛白。

他走出屋子,看见玉兰树下的土堆旁多了一块小小的石牌,上面刻着两个名字:**周姨&周明远**。不知是谁放的花束,野菊与蒲公英交织,随风轻轻摇曳。

手机响了。是小满。

“爸爸,我刚做了个梦。”她说,“梦见你在教一个机器人怎么听雨。”

晨望着天空,嘴角微微扬起:“那它学会了吗?”

“还没呢。”她笑着说,“但它开始打喷嚏了??原来它也知道潮湿会让零件不舒服。”

他也笑了。

有些系统永远不会关闭,它们活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活在每一个愿意蹲下来、问一句“你刚才说什么?”的瞬间。

几天后,他回到北京。阿哲来找他,带来一份绝密档案??来自国家安全局“认知安全组”的内部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一个月,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数百起“自发性共情事件”:陌生人之间无端流泪、集体产生相同梦境、某些地区居民在同一时间写下内容相近的日记片段……

起初被认为是新型心理战武器,但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现象并无统一传播路径,也没有外部信号注入。相反,所有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近期曾参与“听风计划”,或收听过《听见》音乐会的录音。

报告结论写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