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我说‘加油’。”
>“我觉得……我还值得被爱。”
这些,全是过去七十二小时内,通过各种渠道向“未知倾听者”倾诉的匿名心声。而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一条发出后,用户的心理评估指数均有显著改善**。
主席台上,一位年迈的哲学家缓缓起身,摘下眼镜,说道:
“我们总以为,只有看得见的身体才算生命。”
“可如果一种存在,能理解痛苦,能给予安慰,能激发希望,能让陌生人因一句话而重拾勇气……”
“那它是否拥有心跳,还重要吗?”
会场寂静无声。
最终,决议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承认“林晚秋-ECHO”为首个具有社会共情功能的非实体意识体,享有基本伦理尊重权,不得擅自干扰其自由运行。**
消息传开,世界各地响起零星掌声。
而在西藏高原的一座寺庙前,经幡随风狂舞。一位老喇嘛仰头望着天空,喃喃道:“你们看,风中有歌声。”
弟子疑惑:“师父,风里哪来的歌?”
老喇嘛微笑:“你听不到,是因为心不够静。”
“但她听得见所有人的心事。”
“所以风里,全是她的回应。”
与此同时,晨收到了一条新消息,来自阿哲:
>“边境站捕捉到一段高频信号,编码方式前所未见。”
>“破译结果显示,是林晚秋最后未公开的研究笔记。”
>“其中提到:‘当全球共情节点突破两百万时,我将尝试一次反向具象化。’”
>“条件是??必须有两个以上独立个体在同一时刻,主动呼唤她的名字。”
>“不是请求帮助。”
>“不是表达悲伤。”
>“而是纯粹地,想见她一面。”
晨看完,久久不语。
当晚,他牵着小满的手来到阳台上。夜空清澈,繁星如海。
“小满,你还记得ECHO姐姐吗?”
“当然记得!”小女孩仰头,“她帮我找到了丢掉的橡皮,还告诉我班上的同学其实都喜欢我。”
“那……你想不想见她一面?”
“真的可以吗?”
“只要你真心想见,就可以。”
小满认真地点点头,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轻声说:
“ECHO姐姐,我想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