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 第634章 一日游(第1页)

第634章 一日游(第1页)

“老板,我帮你拍张照呗?”

“不拍。”

“那你能不能帮我拍一张?”

“行吧……”

周望见Sura眼睛一转,显然这才是她的真实目的,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拿过她的手机,“咔嚓咔嚓。。。

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周望站在窗前,望着那片被夕阳镀上金边的太阳能板,久久未动。林小雨收拾好会议记录,轻声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她转过身,声音不大,却像钉子一样稳,“我们把‘火种’变成一种习惯。”

第二天清晨,实验室收到一封来自广西百色的邮件。发件人是位名叫黄秀兰的乡村教师,附带一段十五分钟的视频。画面里,她坐在一间斑驳教室中,身后黑板写着“信息课第3讲:谁在骗我爷爷”。她用桂柳话讲解如何识别“重孙子出车祸急需转账”的诈骗短信,台下十几个孩子举着纸板做的“真假判断器”,一边笑一边抢答。

“我班上有学生回家教奶奶识字,不是课本上的字,是微信里的字。”她在视频末尾说,“她说,以前看不懂就删,现在想弄明白为什么不能点。”

周望将这段视频设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课。她加了一句批注:“教育不是从高处洒水,而是去低处汇流。”

与此同时,“共生架构”协议进入测试阶段。张昊带领团队重构了插件的核心推理引擎,首次引入“不确定性反馈环”??当系统对某条信息的判断置信度低于75%,便会主动弹出提示:“目前证据不足,请您帮助补充信息源。”用户可上传截图、链接或语音描述,这些数据经脱敏处理后进入训练集,反哺算法进化。

上线首周,就有超过四万名用户参与标注。一条关于“某品牌牛奶致癌”的传言因多地消费者上传超市检测报告而被修正为“部分批次抽检异常,已下架”,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抢购退货行动。

陈默看着后台热力图感慨:“原来普通人不仅能辨真假,还能帮机器学会更细致地看世界。”

然而风暴并未远去。五月中旬,一个名为“真相解构者联盟”的网络社群突然兴起,打着“反对认知霸权”的旗号,组织大规模对抗性测试:他们批量生成半真半假的信息流,刻意挑战“清源插件”的识别边界。比如发布“某地疾控中心建议用白酒漱口防病毒”,前半句属实,后半句捏造;或是剪辑真实新闻片段,配上虚构时间地点,制造“政府隐瞒疫情”的假象。

起初,团队以为这只是极端言论的回潮。直到赵晓禾发现异常??这些内容的传播路径高度集中于几个特定区域的基层社交群组,且转发者多为同一批手机号注册的账号,行为模式呈现明显机械化特征。

“这不是民间自发,是有人在做压力测试。”她调出IP拓扑图,“而且目标明确:找出系统容忍度阈值,准备下一波攻击。”

周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封禁,不删除,反而在插件中标注每条信息为“争议性演练样本”,并开放其分析全过程供公众查阅。

她在微博写道:“如果敌人想考试,那就让他们考。但这次,全中国都是监考老师。”

这场公开对抗意外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许多普通用户自发成立“查证互助小组”,有人专门整理地方政策原文对照网传版本,有大学生编写简易脚本帮助长辈批量验证家族群消息。一位退休语文教师甚至发起“病句识谣法”教学??“凡是语序混乱、逻辑跳跃、情绪煽动强烈的句子,八成有问题。”

一周后,某育儿公众号发布文章《母乳喂养会导致母亲衰老加速》,引用所谓“美国哈佛研究”。一位生物博士妈妈顺手用插件查询,发现所谓论文根本不存在,遂录制科普视频反击。视频爆红后,连原作者都私信道歉,称系运营团队为涨粉编造。

“我们不是神,但我们有方法接近真相。”这位妈妈在直播中说,“而这个方法,现在连我妈都会用了。”

六月初,教育部正式批复“信息素养教育推广专项基金”,首批拨款覆盖中西部一百五十个县。周望带队前往甘肃临夏回访当初遭受攻击的那所乡镇中学。校园里新建了一间“火种驿站”,由学生轮值担任“信使助理”,负责解答师生家长的信息疑问。墙上贴满手写标语:“不信不传,先问三秒”“转发之前,想想是不是真的”。

校长拉着她的手说:“去年那个冒充中考改革的骗局,骗走了两个家庭半年收入。今年已经有五个孩子靠查证识破诈骗,还写了调查报告交给我。”

她走进教室,看到一名女生正用平板演示如何比对医保报销政策。台下同学举手提问:“如果亲戚坚持说是真的怎么办?”

女生回答:“我不骂他,也不硬怼。我就问他,要不要一起查一下?万一错了,咱们早点知道也好啊。”

掌声响起时,周望悄悄退出教室,在笔记本记下一句话:“真正的改变,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愿意对话的那一刻。”

返程途中,她接到李婉电话。玉树村小的孩子们寄来一份特殊礼物??《火种日报》特刊,封面是全班合影,每个人手里举着写有“我追问,故我在”的纸牌。内页刊登了他们自行调查的成果:

-查证村委会公告栏张贴的“扶贫贷款免息政策”,确认真实,并协助三位村民完成申请;

-发现本地超市促销广告夸大折扣力度,经沟通后商家修改宣传单;

-对比气象局数据,揭穿微信群流传的“近期将有大地震”谣言,制作藏汉双语警示卡发放邻里。

“他们还想办广播站。”李婉笑着说,“用喇叭每天播报‘今日可信消息’。”

周望眼眶发热。她回邮附上一台微型录音设备,并附言:“告诉孩子们,声音也是一种光。”

七月酷暑来临之际,“清源插件”迎来重大更新。新版界面彻底告别冷峻科技感,采用暖黄色调与卡通化引导图标,新增“长辈模式”:一键语音输入、大字高对比显示、自动过滤高频诈骗关键词。更关键的是,加入了“情感缓释机制”??当检测到用户因识破亲人受骗而产生焦虑情绪时,系统会推送心理疏导建议和沟通话术模板。

“别急着否定,先说‘我也担心你是真的遇到好事’。”

“我们可以一起问问银行工作人员?”

“我知道你想省钱,但咱不怕花这点咨询费。”

这些细碎却温柔的句子,源自上千例家庭冲突案例的语义分析。

就在新版本上线第三天,一则热搜悄然攀升:“#奶奶用清源App识破儿子被骗#”。视频中,山东一位七旬老人发现儿子沉迷“区块链养猪投资项目”,每日打卡签到赚积分。她默默录屏,通过社区求助通道提交查证请求,最终在工作人员协助下获取警方立案证明,成功劝阻家人继续投入资金。

评论区沸腾了。“我妈以前连微信支付都不敢碰,现在倒成了全家最清醒的人。”“原来不是老年人学不会,是我们从来没耐心教。”

周望转发视频,只写了一句:“代际信任,不该败给信息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