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燃青葱时代 > 第864章 轮到溪溪的回合(第4页)

第864章 轮到溪溪的回合(第4页)

袁婉青鼻子一酸。她知道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恐惧与讨好。但她没纠正,只是轻轻说:“那我们就这么写。然后把它放进‘等待信箱’,等哪天他们出现了,就能收到。”

一周后,“信件复活计划”新增了一个红色信箱,立在活动室外墙边,上面写着:“给尚未归来的人”。

第一个投信的,正是王小舟。他踮起脚尖,小心翼翼把信塞进去,回头问:“老师,他们会看到吗?”

“会的。”袁婉青望着他清澈的眼睛,“只要信还在,希望就在。”

十月末,“跨代对话之夜”如期举行。八十平米的活动室坐满了三十四对亲子。灯光调至微暖,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薰衣草香。

第一位上台的是位六十岁的母亲,她颤抖着展开信纸:

>“儿子,妈当年逼你放弃美术考公务员,是因为怕你饿死。可你辞职那天离家出走,我才知道,原来精神的饥饿比肚子更难熬……这些年,我偷偷收藏了你大学时画的所有素描。昨晚我烧了一炷香,对你说:妈错了,回来吧。”

>

>台下,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捂住脸,肩膀剧烈抖动。

接着是一位十七岁女孩,对着父亲朗读:

>“爸,我不是故意顶撞你。我只是想让你看看我的奖状,而不是只问‘月考第几名’。上周我拿了全省作文一等奖,题目叫《父亲的背影》。我想告诉你,我一直以你为荣,哪怕你不以我为傲。”

>

>父亲当场起身,穿过人群抱住她,嘴里反复说着:“对不起,爸爸看见了,爸爸都看见了。”

最后一组是陈建国与陈默。陈默从未公开表达过对父亲的原谅,这一晚,他站上台,声音低沉却清晰:

>“爸,这封信我不想叫你‘父亲’,我想叫你‘老陈’。老陈,谢谢你这两年学会吃饭时说话,学会问我‘累不累’,学会在我熬夜时默默放一杯热牛奶。我不是不恨过去,但我愿意试试,和现在的你,重新认识一遍。”

>

>陈建国站在台下,老泪纵横,只重复一句:“儿子,谢谢你给我机会。”

活动结束已是深夜。袁婉青收拾场地时,在签到簿背面发现一行小字,是林晓彤写的:

>“老师,我今天看见周叶牵着她爸的手走出门,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修复关系不是回到从前,而是创造一种新的相处方式??带着伤疤,却不再回避彼此的目光。”

>

>“我也想这样对待我妈。下周,我想邀请她来参加我们的家长工作坊。”

>

>“这一次,换我做那个先伸手的人。”

袁婉青合上本子,走到窗前。秋雨又起,打在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叩门声。

她打开录音机,放入那盘“1989?春”的磁带。沙沙声后,传出年轻陈建国的声音:

>“今天种了第一批紫薇,花开百日,象征长久。我希望我的人生也能这样,慢一点,稳一点,开出属于自己的颜色。”

她轻轻按下暂停键,望向墙上那幅孩子们画的拼贴画:一艘纸船驶向黎明,船上坐着不同年龄的自己,有的哭泣,有的微笑,有的正张嘴说出第一句话。

雨停了。

远处路灯次第亮起,如同星火落人间。

她知道,明天清晨,又会有新的脚步踏上这片被言语温暖过的土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