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情郎玩弄于股掌之间,连对方姓甚名谁,是何身份都懵然不知,最终被当作弃子的蠢货,值得本宫嫉妒?”
沈南乔的嘶吼戛然而止,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只剩下急促而粗重的喘息。
她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沈知念,带着一丝茫然,和更深的惊惧:“你……你说什么……”
“本宫说……”
沈知念微微俯身,字字如冰:“你那位情深义重的‘修郎’,他根本不姓‘林’。”
沈南乔浑身剧震,瞳孔放大,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
**宫墙密语**
夜色沉沉,凤仪宫内烛火摇曳,映得柳婉清眉眼间一片清冷。她端坐于案前,手中轻抚着一封密信,神情若有所思。
沈昭立于殿侧,低声道:“娘娘,赵德昌已答应为您所用,但此人老谋深算,恐怕不会轻易真心归附。”
柳婉清微微一笑,将信收入袖中:“他不是真心归附我,而是害怕我。畏惧,往往比忠诚更能让人听话。”
沈昭点头,却仍有些忧虑:“娘娘,陛下近日对您愈发信任,您若继续以退为进之策,恐怕迟早会陷入两难之境。若陛下察觉您已知遗诏之事,恐怕……”
柳婉清抬眸,目光清冷:“他不会察觉。我既然决定走这条路,便早已想好如何自保。”
她站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沉沉的宫墙,低声道:“沈昭,你可曾想过,太后为何要让我知道这个秘密?”
沈昭沉默片刻,道:“属下曾思量过。太后若真想揭发陛下,早在陛下登基之初便可行动。但她不仅未揭发,反而扶持陛下稳固皇权。如今临死前才设下杀局,引导娘娘您前往东宫旧库,留下密信,说明她并非要让娘娘揭发陛下,而是……想看看娘娘如何应对。”
柳婉清轻轻一笑,笑意却未达眼底:“她是在试探我。她想知道,我是否会因这个秘密而背叛陛下,还是会继续忠于他。”
沈昭低声道:“娘娘,您为何选择隐瞒?以娘娘之智,若将此事告知朝臣,陛下恐怕难以自保。”
柳婉清缓缓转身,目光深沉:“沈昭,你可知道,真正的权力,不是靠揭露真相获得的,而是靠掌控真相。”
她语气微冷:“若我将此事公之于众,陛下固然会失去皇位,但我也会失去一切。太后已死,三皇子失踪多年,朝中无人可继大统。届时,群臣争权,战乱四起,百姓受苦。而我,将成为众矢之的。”
沈昭神色微动:“娘娘是想……借此事稳固自身地位?”
柳婉清点头:“陛下若知我掌握这个秘密,便会对我心生忌惮,但他若不知,便会对我愈加信任。我要让他以为,我依旧是他最信任的人,同时,也要让他明白,若他对我有一丝怀疑,我随时可以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沈昭深深看了她一眼,终是低声道:“娘娘果然深谋远虑。”
柳婉清淡淡一笑,却未再多言。
**御花园风波**
翌日,御花园中,皇帝设宴款待几位心腹大臣,柳婉清亦受邀出席。她身着素雅凤袍,举止端庄,笑意温婉,仿佛昨日之事从未发生。
席间,皇帝频频举杯,与群臣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柳婉清亦频频举杯,与众人应和,言笑晏晏,仿佛只是寻常皇后出席宴会。
然而,她却在不经意间,留意着赵德昌的一举一动。
他几次欲言又止,眼神闪烁,似乎有话要说,却又不敢开口。
柳婉清心中已有计较。
宴席散后,柳婉清故意落在最后,缓缓走出亭子。果然,赵德昌在她身后低声唤道:“娘娘请留步。”
柳婉清停下脚步,回头一笑:“赵尚书还有何事?”
赵德昌犹豫片刻,终是低声道:“娘娘,老臣……有一事相告。”
柳婉清示意身旁宫女退下,淡淡道:“说吧。”
赵德昌压低声音道:“娘娘,老臣知道您已查到了些什么。但老臣恳请娘娘三思而后行。陛下为人刚愎,若察觉此事,恐怕不会容许娘娘继续存在。”
柳婉清静静地看着他,良久,才缓缓开口:“赵尚书,你当年为何要写下那封密信?”
赵德昌脸色骤变,连忙摇头:“娘娘,老臣不知娘娘所言何事。”
柳婉清轻笑:“你不必否认。沈昭已从你府中取出那封信,信中内容,我已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