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看着那份表格,手指微微发抖:“如果这些都是真的……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套国家机器。”
“那就让它生锈。”时宁轻声说。
她开始撰写《根系》剧本,不再伪装成环保悬疑片,而是大胆采用科幻现实主义风格。主角不再是个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深陷体制的技术官僚,她的挣扎不是要不要揭露真相,而是**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把真相埋进系统内部**??比如,在一次基因测序分析中故意留下异常数据标记;在向上级汇报时使用特定术语组合,形成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识别的“语义暗号”;甚至在公司年会上发表演讲,表面歌颂科技进步,实则每一句话都引用自真实历史文献,拼凑起来竟是一段完整的控诉书。
“我要让这部电影,成为一场渗透战。”她说。
筹备过程中,异常接连出现。先是合作的投资方突然撤资,理由是“政策风向不明”;接着几位意向演员接到神秘电话,暗示参演该项目可能影响未来发展;最严重的一次,她存放剧本的手提电脑在酒店房间被盗,但保险箱未动,银行卡未动,唯独硬盘不见了。
她没有报警。
反而在第二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根系》将改为全民众筹项目,“由每一位关心脚下土地的人共同出资拍摄”。消息发布当晚,平台募集资金突破八百万元,数千条留言涌来:“我是黑龙江农民,捐五百,希望孩子还能看见黑土。”“我在北京写字楼上班,每天吃外卖,但从今天起,我想知道自己食物的源头。”“我爸是基层环保局的,去年因为上报数据被调岗。我替他捐一笔。”
舆论再次沸腾。
国家电影局很快介入,要求提交剧本审查。她递交了一个简化版,删除所有敏感情节,只保留主线故事框架。审批通过后,她立即启动拍摄,并故意选择在多个敏感地点取景:包括呼玛河旧址外围、海南“协同中心”附近村庄、以及河北那个农业科技园区。
每一次开机,都有不明身份车辆在远处徘徊。
每一次收工,都会发现营地周围多了新的脚印或烟头。
但她继续拍。
直到某天深夜,剧组正在绥化一片残存黑土区拍摄sunrise戏份,天空刚刚泛白,摄像机还未架好,一辆挂着军牌的越野车突然冲破围栏驶入现场,车上跳下四名身穿制服但无肩章标识的男子,直奔导演帐篷。
时宁早有准备。
她站在镜头前,手持麦克风,面对摄影机微笑道:“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根系》第十七场实况直播。刚才这位先生问我有没有拍摄许可,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们拥有国家电影局颁发的正式摄制许可证,编号为……”
她一字一句念出证件号码,同时示意摄影师切换至全景镜头,将对方车辆牌照、人员衣着、行动轨迹全部收入画面。
对方显然没料到这一招,僵立片刻后匆匆离去。
事后,这段视频在网络疯传,标题五花八门:“影帝级反击!”“导演现场反侦察操作震惊全网”“他们怕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月后,《根系》杀青。
送审当天,她再次亲手递交母带。这一次,她甚至主动请求增加审查力度,“确保作品符合主流价值观”。
二十天后,审查意见返回:原则上同意上映,但需删除涉及“基因武器”“国家战略操控”“科研伦理崩坏”等十余处情节,并修改结局,不得呈现主人公失败或逃亡。
她照办了。
但在最终版本中,她做了三件事:
第一,在主角办公室书架背景中,摆放了一本真实出版物《中国黑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作者名单里藏着一个化名,指向当年失踪的那位研究员;
第二,在一场家庭聚餐戏里,电视背景播放着新闻片段,主播念道:“据悉,我国将在南极建立首个永久性生态观测站,首批运载物资包括特制栽培土与耐寒作物种子。”而画面一闪而过的文件封面,赫然印着“H-18项目?绝密”字样;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她将整部电影的色彩分级参数设置为特殊编码模式,当影片以特定格式导出并导入专业音频软件后,画面亮度波动会转化为一段Morse码信号,解码后是一串网址,指向一个海外托管服务器,里面储存着十年来她收集的所有原始证据:录音、照片、文档、视频,完整时间线,人物关系图谱,资金流向分析……
“它不在电影院里。”她对阿哲说,“它在每一个愿意深挖的人眼中。”
《根系》上映首周,票房远超《深壤》。主流评价两极分化:官方媒体批评其“渲染焦虑”“虚构情节误导公众”,民间口碑却一路飙升,豆瓣评分稳定在8。9。B站UP主们掀起新一轮解码热潮,有人逐帧分析餐桌戏里的电视新闻,有人还原出Morse码传递的信息,更有高校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播放片段,作为“当代媒介抵抗”的案例讲解。
半年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一份关于“全球生态资源掠夺趋势”的特别报告,其中引用了《根系》中的若干设定,并备注:“虽为艺术创作,但与多国实地调查结果高度吻合。”
与此同时,国内多地陆续出现自发组织的“黑土守护联盟”,成员多为年轻人,他们徒步测量农田退化情况,发布开源监测地图,甚至有人模仿电影情节,在自家菜园种植“被淘汰的老品种作物”,称之为“抵抗性耕种”。
而时宁,在一次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收到了一条加密信息,来自那个叫“黑土2049”的匿名者:
>“他们开会了。Z-09紧急召集全体成员,议题是‘如何应对文艺作品对战略项目的负面影响’。有人说你应该被‘处理’,有人说你只是个导演不足为惧,最后决定:继续观察,限制曝光,但不要激化矛盾??因为你越沉默,越可怕。”
她看完,笑了笑,把手机放进行李箱夹层。
窗外,戈壁滩延伸至天际,荒凉而辽阔。
她打开笔记本,写下第十章的第二行:
>“他们终于怕了。
>不是因为我掌握了多少秘密,
>而是因为我教会了别人,
>如何自己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