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 第655章 比我差一点(第1页)

第655章 比我差一点(第1页)

有着两位主演点头。

负责对接工作的迈克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说他们可以直接无视这边的规矩,韩方人员无论如何都不敢对此表达出任何意见,但是做生意还是得讲究一个相互尊重。

这种事情。。。。

暴雨过后第七日,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时宁便起了个大早。她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脚踩胶鞋,提着竹篮往菜园去。芥菜苗已长到寸许高,嫩绿一片,在晨光中泛着露水的光泽。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叶片,像抚摸孩子的额头。

“老师。”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小林,手里抱着一台老旧的录音机,外壳斑驳,天线歪斜。“昨晚又有三个村子传来了口述记录,都是老人讲的。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口气说了四个小时,从土改说到三年困难时期,中间没喝一口水。”

时宁点点头,接过录音带,小心放进竹篮里。“存好了,别弄丢。这些声音比书本更真。”

“可……现在连磁带都难买。”小林苦笑,“市里几家文具店都被查过,说是‘非法传播载体’。我们只能托人从外地带,一次不敢多拿。”

“那就少而精。”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每一盘都要挑最动人的录下来。不是为了留史,是为了唤醒。”

小林沉默片刻,低声问:“您说,周秉正还活着吗?”

风忽然停了。远处鸡鸣一声,划破寂静。

时宁望着山脊线上初升的太阳,没有立刻回答。许久,她才轻声道:“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这三十六坛酸菜还在发酵,他就没走远。”

话音未落,村口传来一阵喧闹。一辆破旧的摩托车颠簸着驶来,骑手穿着油污的工装裤,脸上蒙着口罩。他停在记忆学堂门口,摘下头盔,露出一张陌生却坚毅的脸。

“找时宁老师。”他说,嗓音沙哑。

小林警觉地挡上前:“你是谁?怎么来的?”

男人不答,只从夹克内袋掏出一个铁皮盒子,递过来。“周先生让我交给您的。他说,如果春天到了,芥菜发芽了,就请您打开。”

时宁心头一震。她接过盒子,入手冰凉,上面刻着极细的一行编号:X-09B-α7。那是蜂巢计划中“记忆母本”的最高密级标识。

她带回屋内,用钥匙缓缓开启。盒中并无文件,只有一枚微型芯片,和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废弃的地下电台站,墙上写着一行红漆大字:“**火种不灭,回声永续**”。背面用铅笔写着经纬度坐标,以及一句话:

>“信号塔仍在运转。频率不变。等你来电。”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

七年前,周秉正在蜂巢崩塌前夜,曾告诉她:“我们建了一套独立通讯网,不在任何国家系统内。它靠太阳能驱动,靠人工接力维护,节点遍布边疆、矿区、渔村。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接收,广播就不会终止。”

那时她以为那只是理想主义者的梦话。

如今,梦正在醒来。

“他知道我们会走到这一步。”她喃喃道,“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下一步。”

当天下午,全村召开紧急会议。三十多位村民代表围坐在学堂前的空地上,有人抽烟,有人嗑瓜子,气氛看似轻松,实则紧张。

时宁站在石阶上,举起那枚芯片。“这是来自周秉正的消息。他说,有一座隐藏的短波电台仍在运行,可以让我们直接向全国播送真实的声音。但要启动它,需要三样东西:密码、信源、接应人。”

底下一片哗然。

“播送?那不是违法吗?”王阿婆皱眉。

“违法的是掩盖真相的人,不是说出真相的人。”时宁平静地说,“而且,这不是攻击,是呼唤。就像你们腌酸菜,不是为了让人痛苦,是为了不让味道消失。”

李叔挠了挠头:“我能出一辆拖拉机,把设备运进去。”

张老师站起来:“我可以负责整理第一批播音稿,用故事的形式讲,孩子们也能听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