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沿江中路19号,市政府所在地。
常务副黎义涌吃完早餐来到办公室,他上午的日程排得很满。
九点半听取财政局的工作汇报,十点半要参加一个招商引资专题会,届时他需要亲自阐述河源的发展优势与。。。
陈着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夜风从缝隙钻入,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与凉意。远处那块巨大的电子屏依旧闪烁,“柚米手机,为年轻人而生”八个字在夜色中明亮如炬,仿佛是他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注脚。
他望着广告屏出神,脑海中却浮现出今天会议上那位老委员递来的名片??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德。对方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和,说话时语气沉稳,像是早已看透了太多浮华背后的真相。他说:“小陈啊,你讲的东西不是空话,是有血有肉的实践。但你要记住,体制内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不懂装懂的,另一种是真懂却不说清楚的。你是第三种,难得。”
这句评价像钉子一样嵌进他的心里。
他知道,自己正在被推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没有KPI、没有用户增长曲线,也没有融资轮次的压力,但却有着更复杂的逻辑、更深的水位和更难以捉摸的人心。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书桌上,五千字的思想汇报打印稿静静躺在文件夹里。陈着穿上那套略显紧绷的西装,将材料夹在腋下,朝学院楼走去。
全院大会定于八点半召开,礼堂前早已站了不少学生和老师。有人认出了他,低声议论起来。
“那就是陈着?听说他昨天在市政协发言,还被秘书长单独谈话?”
“啧,才大三就成候选人了,以后是不是直接进机关了?”
“别酸了,人家公司带动十万就业,数据摆在那儿,不服不行。”
陈着没停下脚步,只是微微点头致意。进入礼堂后,他在指定位置坐下,等待会议开始。
舒院长主持开场,神情严肃。“今天我们开这个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厘清一个问题:当个人成就突破校园边界时,我们该如何看待规则与例外的关系?”
台下一片寂静。
“陈着同学因公务中途离考,本应记过处理。但他主动沟通、诚恳反思,并提交了这份长达五千余字的思想汇报。经院务会讨论决定,不予纪律处分,但需公开宣读其反思内容,以儆效尤,也供大家思考。”
掌声零星响起,更多的是沉默中的审视。
陈着起身走上讲台,手中拿着稿纸,目光扫过台下的师生。
“各位老师、同学:
我叫陈着。三个月前,我还是个每天赶作业、抢图书馆座位、为绩点发愁的大三学生。而现在,我站在这里,即将成为市人大代表候选人,参与财政预算审议,代表十万名员工发声……这种转变太快,快到我自己都时常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他顿了顿,声音平稳却不失温度。
“但我必须承认,这不是运气,也不是什么‘重生逆袭’的剧本。它是无数个通宵改代码的结果,是团队在工厂蹲守三个月调试生产线的坚持,是一次次被投资人拒绝后仍不肯放手的执拗。它更是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人的一次机会??只要你敢做,就有舞台。”
台下有人动容,也有教授微微颔首。
“可正因为有了这个舞台,我才更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个体的成功,永远无法脱离集体秩序的支撑。没有学校的学籍保障,我就拿不到创业补贴;没有老师的推荐信,银行不会给我第一笔贷款;没有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溯回根本活不过A轮融资。”
他抬起头,直视前方。
“所以我写这篇汇报,不是为了洗白自己的缺考行为,而是想说:当我们谈论‘打破常规’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规’的意义。规则不是枷锁,它是底线,是共识,是让千万普通人也能公平竞争的护栏。而真正的变革者,不该是踩着规则往上爬的人,而是能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推动它向前一步的人。”
礼堂内鸦雀无声。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去年冬天,我们在赣州建第一个智能制造基地时,遇到土地审批卡壳。整整两个月,项目停滞。后来是一位基层科员帮我们梳理材料,连夜跑十几个部门协调,才最终落地。我去感谢他时,他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我不是为你陈着办事,我是为政策能落地办事。如果你的企业倒了,那是市场选择;但如果因为流程堵死而失败,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陈着的声音低了几分。
“那一刻我明白,所谓参政议政,不是去享受头衔带来的光环,而是要学会倾听那些看不见的人的声音,替他们把话说出来。无论是那个基层公务员,还是产线上加班的工人,或是还在宿舍熬夜写代码的学生……他们的期待,才是我站在这里的理由。”
说完最后一个字,他深深鞠了一躬。
片刻静默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