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那些个人的狗屁倒灶想法不感兴趣。
但他对这个新思路很感兴趣。
众所周知。
他,诸葛亮,是干法家活哒!
自比管仲乐毅吗。
诸葛亮直接一语中的道:
“陛下,所谓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
“康有为其辞暂且不提,其理深有可为。”
“孔孟之道自世宗独尊至清光绪,以近两千年矣。”
“如此之久岂不能废坏弊?”
“以清观之,变法势在必行!”
刘禅认真听着,随后正色道:
“相父,若变法,朕必与相父共进退!”
“就像齐桓公与管子,秦孝公与商君一般!”
诸葛亮笑道:
“陛下,我们暂且用不到变法……”
此事可做一个备录,待有需要的那一天再拿出来。
但不是现在,而且……
这两对,一个臣死,一个君亡。
阿斗是会挑人做比喻的。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咽了回去。
“还好还好……还好没傻透顶……”
大清治国的根基是什么呢?
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纲领!
就是束缚天下人,告诉天下人。
你们可别造反啊!
现在你要把他独立出去?
康熙想到太平军,脸色一沉。
到时候是谁统治谁还不一定呢!
……
【而另一项的改革建议,则是与各国“合邦”。】
【而康有为的“合邦”目标是英国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