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不在乎大清王朝的具体现状,只要切身利益。
“当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相符合时,她支持一切改变。”
“当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相违背时,她紧紧握住权力。”
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
刘宏想到自家事。
两汉四百年不也就一个汉文帝吗……
别说四百年大汉……
几千年的历朝历代里也就一个汉文帝啊。
但你把汉文帝放在晚清这个路局面上……
变法就是成功也不过是多活两年罢了。
“无解啊……”
……
【外交策略:清朝对自己一直没有个清晰的认知。】
【1882年,世界历史的走向正发生着极为微妙的变化。】
【在欧洲,因列强海外领地争夺日趋激烈,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结成了军事上互为奥援的“三国同盟”,开启了强国之间以军事结盟形式进行对抗的先例。】
【它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先是出现了针对德国的法俄同盟,然后又有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最后演变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美国,艾伦·阿瑟总统签署批准了著名的“1882年排华法案”,世界范围内的种族歧视进入一个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阶段。】
【而已启动改革整整二十年的清朝,仍完全看不清世界舞台上的这些风云变幻。】
【他们不知道欧洲发生了什么,也不明白《排华法案》的由来与后果,更不清楚世界在以怎样的眼光打量自己。】
……
大唐·玄宗时期
“可算了吧,大清不是看不懂,是一点没看。”
李隆基结合康有为等人的说法与清朝朝廷的态度,顿时明白了。
“但凡看了,早知道合邦所图为何了……”
李泌虽然能理解,但依然大为震撼!
“康有为等人所言,若是甲午之前应该是有几分可行性的……”
“可甲午之后……”
李泌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李隆基轻哼一声:
“这事它就不可能成。”
“光绪是没掌权呢,等掌权他就明白了。”
“后面指不定要出多大乱子呢。”
李泌想着清朝皇帝的态度……
乾纲独断……
大概率可能就是把那些什么外国人赶出去,然后外国人再起战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