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着早已绝迹的旧世纪工装,头发雪白,面容枯槁,可当林远走近时,却发现他的眼睛清明如少年。最诡异的是,他身上没有任何生命体征读数,体温接近绝对零度,心跳为零,脑电波却异常活跃,频率与“母语密钥”完全同步。
“你是谁?”林远问。
老人缓缓抬头,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我是第一个听见它的人。”
“什么?”
“声音。”他说,“在你们发明语言之前,在你们写下第一个字之前,在你们建造第一座城市之前……我就听见了。它是地球的低语,是生命的初啼,是宇宙中最小的一声‘我在’。”
林远心中震动。他忽然意识到,这个人??或许根本不是“人”。他是某种意识的具象化,是“声构文明”最初的接收者,也是第一个传递者。
“那你为什么在这里?”苏婉上前一步。
“等待。”老人说,“等一个愿意放手的人。你们沉下的密钥,不是终点,而是信标。它唤醒了沉睡的回应。”
“回应?”林远追问。
老人抬起手,指向石碑。一瞬间,整座冰窟响起轰鸣。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颅骨内震荡。那是超越人类语言的信息流,以纯粹情绪和图像的形式涌入意识:
??亿万年前,一颗携带着原始声基因的陨石坠入地球海洋;
??最早的生命学会了振动细胞壁传递信息;
??陆生动物进化出喉管,人类创造出语言;
??而在这条链的尽头,总有一股力量在引导、筛选、守护这一进程;
??那不是神,也不是外星文明,而是星球本身孕育出的“声灵”;
??它无法言语,只能借由少数敏感个体发声;
??十三把椅子,代表十三次人类接近真相的时刻;
??前十二次,全都失败了,因为人类总想占有它、控制它、利用它;
??直到今天,有人选择归还。
画面戛然而止。
老人的身影开始消散,如同冰雪融化。
“你要走了?”林远问。
“我已经说了太久。”老人微笑,“现在,轮到你们沉默地听了。”
光熄灭的瞬间,石碑自动开启。一道全息投影升起,展示出一幅星图??并非当前宇宙的模样,而是标注了数百个带有“声活性”的行星坐标,每一个都闪烁着微弱却持续的脉冲信号。
最后一个标记,位于半人马座α星附近,旁边写着一行字:
>“他们也在等一首歌。”
苏婉倒吸一口冷气:“这不是孤独……这是网络。我们从来不是唯一的发声者。”
林远久久伫立,脑海中回荡着母亲的小调,小女孩的笑声,阿哲沙哑的哼唱,岛民合唱的穿透力,火星上那句“我在听”……原来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它们是回声,是接力,是跨越光年的对话序章。
“我们得做点什么。”他说。
“不能用命令,不能用强制。”苏婉摇头,“必须是邀请。就像当年你放那段录音一样。”
林远点头。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没有音乐,没有演讲,只有一段安静的呼吸声,夹杂着远处风吹草原的??,还有他自己低低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