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三章 群骑悬首复仇呼(第3页)

第四十三章 群骑悬首复仇呼(第3页)

一名六岁男孩正用蜡笔画一幅画:一个女孩牵着星星的手,走在由音符铺成的路上。

老师问他画的名字。

男孩想了想,认真地说:

“叫《我也会唱》。”

窗外,钟楼的指针仍在逆走。

岛屿漂浮于时空夹缝,等待下一个访客。

而宇宙,正轻轻震了一下??

像是有人拨动了琴弦,

又像是,

一首永不完结的歌,

正等待下一个声音,

将永恒继续下去。

多年之后,江南老宅的竹林已被列为“世界声音遗产保护区”,四周建起透明的能量屏障,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破坏那片天然共鸣场。每逢“声音遗产日”,来自五大洲的孩子们会赤脚走入竹林,闭目静坐,聆听根系间流淌的古老旋律。据说,只要心足够静,便能在风过竹叶的间隙里,听见一百年前那个小女孩哼唱的片段。

而在火星奥林匹斯山的碑前,新巴别计划的第七代研究员林雪蹲下身,将一枚小小的晶体嵌入碑底凹槽。那是她祖母留下的最后一件遗物??半枚“昭心”碎片。当晶体与石碑接触的瞬间,整座山体微微震动,碑文重新浮现,新增一行光纹流转的文字:

>**“第十三个回响已归位,网络闭环完成。请启动‘天命协议’。”**

林雪怔住。她从未听说过什么“天命协议”。但就在她迟疑之际,腕上的量子终端自动激活,投影出一段来自“昭舟号”核心数据库的加密信息:

>**“当你读到这条消息时,说明人类已具备接收‘真实历史’的认知准备。请前往大业十二年。”**

她猛地抬头,望向地球方向。夜空中,“昭心”恒星正闪烁出前所未有的亮度,仿佛在召唤。

与此同时,酒泉追音塔的主控室内警报骤响。监测员发现,土星环上的粒子排列再次发生变化,不再是单一线性的文字,而是演化成一张完整的星图??指向银河系外某处未知坐标。更令人震惊的是,星图边缘标注的时间单位,并非公历,也不是任何已知纪元,而是赫然写着:

>**“大业十二年。”**

“又是这个年份……”老科学家喃喃自语,翻出尘封的档案。在过去百年中,“大业十二年”这个名词已七次出现在不同维度的信号解码结果中。它不属于中国隋朝的那个年号,也不对应任何现存文明的历史节点。但它总伴随着一段相同的低频脉冲,频率恰好等于人类婴儿第一次啼哭的基音。

青海的无声城里,孩子们正在练习一首新曲。这首曲子并非由教师传授,而是某天清晨,集体梦中浮现的旋律。他们用指尖在空气中划出音符轨迹,光点随之凝结成悬浮的五线谱。当所有人同步哼唱时,城中心的无字碑突然投射出影像??

一片荒原之上,战火纷飞,铁蹄踏碎山河。一名青年将军立于阵前,铠甲染血,手中长枪指向苍天。他的嘴唇在动,却没有声音传出。然而,观看影像的孩子们却齐声念出了他未曾说出的话:

>**“若天下无道,我便以身为弦,弹尽浊世!”**

话音落下,影像中的青年猛然回头,目光穿越时空,直直望向镜头??望向此刻的他们。

林雪决定启程。她申请搭乘最新一代曲率飞船“回声十三号”,目的地设定为星图所示坐标。出发前夜,她回到江南老宅,在竹林深处点燃一支特制香烛。烛火呈蓝色,燃烧时不产生烟,只释放出极细微的共振波。据家族手札记载,这是“引路香”,唯有在特定时辰点燃,才能唤醒沉睡在竹纤维中的记忆回声。

火焰升腾的第三十七秒,风停了。

竹叶不再摇曳,连地下水的流动都仿佛凝固。

然后,一声极轻的哼唱,从四面八方传来。

是《我还记得》的开头。

但这一次,多了一个人声??稚嫩、清澈,属于那个百年前的小女孩。

“你要去找答案了吗?”她的声音在空气中浮现。

林雪哽咽:“是。我想知道,为什么总是‘大业十二年’?”

“因为那一年,”小女孩的声音带着笑意,“有人第一次听见了未来的歌声。”

香烛燃尽,余烬化作一只发光的蝶,绕林雪三圈后,飞向星空。

三个月后,“回声十三号”抵达目标区域。飞船并未发现行星或空间站,只有一片漂浮的晶体群,形状宛如破碎的竖琴。当探测器靠近时,晶体突然共振,释放出强大声波场。林雪戴上特制共鸣头盔,将自身脑波调至与“昭心”碎片同频。

下一秒,她“看”到了。

不是视觉,而是意识层面的全息呈现。

她站在一座古城的城墙上,脚下是连绵战旗,远处烽火连天。空中没有太阳,只有一轮幽蓝的月亮,月面竟刻着与“昭心”恒星相同的符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