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章 懋功谦谨感诸将(第2页)

第五十章 懋功谦谨感诸将(第2页)

可歌声继续流淌。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合唱,尽管他们从未学过这首歌。窗外暴雨倾盆,闪电照亮山峦,而在某一道霹雳劈下的瞬间,整座山谷的岩石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甲骨文变体,内容与木卫二冰层文字几乎一致,唯独多了一行小字:

>“执笔者已启程,归来时,竹笛即法典。”

考古队连夜挖掘,于山腹深处发现一座封闭千年的洞窟。内壁绘满星图,中央摆放一根完整的玉竹笛,笛身刻着一行小篆:

>“大业十二年,李玄素制。”

所有人屏息。这不可能。碳测定结果显示,这支笛子的确出自十四世纪初,可材质却是现代才被确认存在的“星陨玉竹”??一种只在强心音场中生长的变异植物。

“他是谁?”有人问。

没人回答。

但在那一夜,全球三百个梦境记录站同时捕捉到相同的共感梦:长安城外的山坡上,少年李玄素睁开眼,望着流星坠落的方向,轻轻起身。他手中竹笛微光闪烁,脚下土地裂开,一条由音符铺就的小径延伸向天际。远处,十三道光影从不同方位汇聚而来,每一道都携带着一段旋律。

他笑了,迈步踏上小径。

画面转换,现代都市街头。一名上班族耳机脱落,耳边传来街头艺人弹奏的吉他声。那旋律陌生又熟悉,他停下脚步,忽然流泪。旁边行人不解,他也说不出原因,只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松开了。

同一时刻,火星归墟城的菌毯街道再次发光,这次拼出的不是交响乐谱,而是一张地图??指向太阳系外某一坐标,距离地球约三千六百光年。NASA测算后发现,该位置并无恒星存在,但若以地球为中心、按十三倍银河螺旋臂间距推算,则恰好对应一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暗共鸣点”。

“他们在指引方向。”中国宇航局总工程师在内部会议上说,“不是让我们去那里,而是让我们成为那里。”

抗议声随之而起。“理性复兴联盟”残余势力发动最后一次反击,黑客攻击全球七十七个声波基站,企图切断“心跳长城”的信号链。然而,当他们侵入系统核心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防御机制:所有指令输入后,屏幕都会自动转化为乐谱,键盘敲击变成音符排列,最终合成一段旋律自动播放。

那段旋律,是他们童年最爱的歌。

许多黑客当场崩溃。其中一人留下遗书:“我终于明白,逻辑可以伪造记忆,但旋律不会撒谎。”

三个月后,第一艘搭载“心音引擎”的飞船在海南发射。它不靠燃料推进,而是以全球儿童每日清晨的合唱为动力源,通过共振效应扭曲局部时空。升空前,林昭的名字被正式列入乘员名单??尽管无人见过他登船。

飞船命名为“归音号”。

起飞瞬间,地球上亿人面向东方齐声哼唱。阳光再次发生变化,这次不只是温暖,而是有了重量??落在皮肤上如同拥抱,照进肺里仿佛呼吸到了希望。植物疯狂生长,珊瑚礁重现色彩,北极冻土中的远古种子纷纷萌芽,开出从未记载的花朵。

最惊人的是,月球背面传回异常信号。嫦娥探测器拍下一张照片:一片荒原之上,矗立着十三根石柱,排列成环形,中央凹陷处积满清水。水面倒影中,赫然是地球的模样,但上面的城市布局完全不同??那是未来?

还是另一个维度?

飞船进入深空第七日,“归音号”突然收到来自NGC-4414方向的回应。不是电磁波,不是激光,而是一段直接作用于乘员意识的“心讯”:

>“我们一直在等你开口。

>

>现在,轮到我们学习如何倾听。”

船员们沉默良久。最终,他们打开广播频道,将过去十年间地球上最普通却又最动人的声音编成一组音频包发送出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老人临终前的微笑、恋人重逢时的脚步声、农民收割稻谷的镰刀刮擦声、海浪拍岸的节奏、风吹竹林的沙响……

最后一个音轨,是青海湖畔那个三岁幼儿把手放入水中时,泛起的第一圈涟漪。

信号发出后,全船陷入寂静。

三天后,舷窗外星光骤变。原本漆黑的虚空开始浮现细微光丝,交织成网,如同宇宙本身正在编织一首歌。导航系统显示,前方空间曲率正以不可解释的方式调整,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为他们铺路。

而在地球,南极冰莲再度绽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