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 第2436章(第1页)

第2436章(第1页)

第2436章

上次改革,取消了很多读书人的待遇,已经引起很多人不满了。

这次更是让无数皓首穷经、准备了一辈子八股文的老秀才如丧考妣,痛心疾首,斥之为“礼崩乐坏”、“斯文扫地”。

而更多被压抑了许久、对自然万物充满好奇、心灵手巧的年轻人,则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出路!

各地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教授的不是“子曰诗云”,而是杠杆滑轮、化学现象、几何证明。

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开始萌芽。

京城,中央科研院由格物院升格并扩充而成。

这是一片占地广阔、戒备森严的建筑群,内设机械所、化工所、格物所基础物理、生物所等众多机构。

这里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和通过新式科举选拔上来的青年才俊,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也承担着最前沿的研发任务。

“人力自行驱动车”项目,被列为机械所的优先课题。

皇帝希望能有一种比马车更灵活、比轿子更快捷、不依赖畜力的个人交通工具。

项目负责人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格物科进士,欧阳询。他深受传统木牛流马传说和西方传入的通过有限渠道关于平衡原理的启发。

最初的构想,是制造一个有两个轮子、依靠人的双脚交替蹬地来前进的“木马轮”。但很快遇到了几个核心难题:

材料与结构强度:最初的样车完全由硬木制成,沉重无比,且车架在颠簸路面上很容易散架。

欧阳询团队尝试了多种木材的复合结构,甚至引入了部分铁质加固件,但效果不佳。

直到他们获得了格物院冶金所最新研发的一种“低碳熟铁”,这种材料韧性好,易于加工成管状,大大减轻了重量,又保证了结构强度。

他们采用榫卯、铆接和部分螺丝紧固的方式,打造出了坚固而轻便的菱形车架。

传动系统——革命性的链条!

最初的设想是前轮驱动,人在前轮轴上直接蹬踏。但这导致前轮做得很大,极其不稳定,且转向困难,摔伤事故频发。

团队一度陷入僵局。一次,欧阳询在观察水车传动时,看到链斗式水车那循环转动的木链,突然灵感迸发!能否设计一种类似的“链条”,将脚踏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后轮?

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飞跃!他们开始设计一种由许多铁制链节和销轴组成的“滚子链”。

每个链节的形状、耐磨度,销轴与链节的配合间隙,都需要精确计算和反复试验。

加工如此精密的金属零件,对当时的车床工艺是极大挑战。

机械所的工匠们夜以继日,改进了简易的脚踏车床和夹具,手工打磨、淬火,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条能够可靠传递动力的铁链条。

后轮轴上需要安装一个带齿的“飞轮”,与链条啮合。

他们设计了不同齿比的飞轮进行测试,以平衡速度和省力程度。踏板则设计成带有防滑纹路的铸铁件,通过曲柄与中轴连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