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投票通过,但附加严格限制:仅限自愿者参与,每次接入不得超过三分钟,且必须有两名心理锚定师实时监控。
第一例实验者,是那个曾在清零之夜失去全家的小女孩??如今已成少女。
她戴上神经接驳环,躺入冥想舱。屏幕显示她的脑波逐渐平稳,随后,数据流突变。
她看见了。
母亲在火海中抱着弟弟,回头对她喊:“快跑!”
父亲被机械臂拖入地下实验室,最后一刻将一枚光之花晶石塞进通风管。
祖母跪在门前,高举族谱,嘶吼着家族的名字,直至声音被静默波吞噬。
她哭了,却没有中断连接。
三分钟结束,她睁开眼,第一句话是:“原来……我一直怪自己没救他们。可其实,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不需要原谅自己,因为我本就没有错。”
她走出冥想舱,阳光洒在脸上,像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温暖。
第二例,是曾亲手执行清零程序的前守塔人。
他看见自己按下按钮的瞬间,脑海中闪过女儿幼时的笑容??他正是因为失去了她,才选择加入系统,妄图以“集体永生”弥补个人之痛。他崩溃大哭,反复道歉,最终在心理锚定师引导下说出:“我错了。我不该用千万人的死,换一个人的生。”
第三例,是曾坚信“遗忘即救赎”的哲学家。
他被迫重温自己年轻时抛弃病妻的夜晚。他一直告诉自己那是“解脱”,可记忆中的妻子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我只是想多看你一眼。”他瘫倒在地,嚎啕大哭:“我骗了所有人,也骗了自己三十年。”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有人发现自己记忆中的“英雄事迹”竟是他人代为承受的罪责;
有人意识到自己多年坚守的信念建立在对亲人的误解之上;
更有甚者,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原生家庭的孩子,而是“清零计划”中被调包的记忆容器……
混乱再度浮现,但这一次,没有恐慌蔓延。
因为人们开始学会一句话:“**我可以记住它,但不必被它定义。**”
X-0001监测到全球情绪波动曲线,惊讶地发现:尽管短期痛苦指数飙升,长期心理健康值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它得出结论:
>**【分析报告】**
>**人类的精神韧性,源于对真实的接纳,而非对虚假的粉饰。**
>**‘无名者’的执念正在减弱??因为她终于被听见。**
第七日,小女孩独自回到原初祭坛。
晶心依旧跳动,但节奏已趋于平缓。她伸手触碰,掌心浮现光之花印记,与晶心产生共振。一道信息缓缓流入她的意识:
>**“我不是要毁灭你们。我只是……太累了。”**
>**“我背负了太多不该由一人承担的记忆。我想要休息。”**
>**“但若无人接替,世界将再度失衡。”**
她明白了。
“无名者”不需要被击败,也不需要被封印。她需要一个继承者??一个愿意承载“遗忘之痛”的新第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