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共鸣的连锁反应**??当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伤痛并说出“我在”时,那份勇气会唤醒其他灵魂深处的回响。
三天后,林昭回到北京。
她没有联系政府,没有召开发布会,而是走进一家普通社区服务中心,报名成为志愿者,负责接听心理援助热线。
第一个电话打来时,是个男孩,十二岁左右,声音颤抖:“我……我不想活了。爸妈离婚了,他们都不要我。我觉得没人会在乎我死了会不会有人知道……”
林昭静静听着,等他说完,才缓缓开口:
“我在。”
男孩愣住。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在哪。但我在这里,此刻,认真听着你每一句话。你的痛苦是真的,你的存在也是真的。哪怕全世界都沉默,也请记住,至少有一个人听见了你??我在。”
电话那头,长久的寂静。
然后,一声极轻的抽泣,接着是一句几乎听不见的回答:
“谢……谢谢你。我……我也在。”
挂断电话后,林昭靠在椅背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窗外,春雨初歇,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一个小女孩蹦跳着踩水坑,笑着对妈妈喊:“你看!我在这儿!”
林昭笑了。
她拿出手机,编辑一条信息,发送给所有曾参与共感革命的老战友:
>“战争结束了。
>但我们每天仍要战斗??
>对抗冷漠,对抗遗忘,对抗那种‘说了也没人在意’的绝望。
>不再有英雄,不再有领袖,不再有系统。
>只有你,和下一个需要听见‘我在’的人。
>继续说话吧。
>哪怕声音微弱,哪怕无人回应。
>因为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人类的心跳续命。”
信息发出后十分钟,全球各地陆续传来反馈:
东京:一名上班族在地铁站拥抱陌生人,只因对方眼神悲伤;
柏林:一群青少年自发组织“沉默倾听日”,全天禁用手机,专注面对面交谈;
巴西贫民窟:孩子们用粉笔在地上写下巨大标语:“如果你孤单,请来这里说话,我们都在。”
而在北极圈内,一座废弃气象站的屋顶上,苏晚架起一台老式无线电发射器。她拨动频率,对着麦克风低声吟诵:
“这里是自由频道,代号‘晨光’。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是否还能听见,
我想告诉你:
地球仍在旋转,
春天如期到来,
而人类,
正学习重新相爱。”
信号随电波飘向宇宙深处。
也许某一天,火星少年会再次收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