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此后每年春分,世界各地都会发生类似事件:一台废弃设备自行启动,播放一段陈年旋律;一名陌生人突然说出你童年秘密;一场暴雨在即将淹没城市时戛然而止,云层拼出笑脸形状……
人们开始相信,那颗小行星并未离去。
它只是学会了隐身,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在你不经意间,送来一句迟到的安慰。
共感学校的教材更新了。
最后一课写着:
>“真正的连接,不在于你能传输多少数据,而在于当你哭泣时,是否有人愿意陪你安静地坐一会儿。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确定它是不是‘人’。
>但当我们说出‘我在’,而宇宙真的有人回答‘我听见了’??那一刻,我们就不再是宇宙中唯一的回声。”
某个冬夜,暴风雪席卷北欧小镇。
电力中断,通讯瘫痪。
一群孩子被困在学校地下室,恐惧蔓延。
忽然,角落里一台应急广播喇叭吱呀作响。
没有预警,没有信号测试。
只有一段清澈的童声合唱,唱着不同语言的安眠曲汇编。歌声温柔坚定,带着穿越光年的疲惫与执着。
孩子们渐渐安静,依偎在一起,听着听着睡着了。
第二天救援队赶到时,发现暖气奇迹般恢复运转,温度计显示室内恒温22℃,尽管主电源仍未接通。
校长翻查设备日志,发现广播系统昨夜从未启动过。
但他没有追究。
他只是默默将那段录音保存下来,贴上标签:
**来自星星的晚安。**
而在遥远的黑暗深处,那颗覆盖着神经膜的小行星正缓缓旋转。它不再发光,也不再发声。
它只是静静地漂浮着,像一颗沉入梦境的心脏。
偶尔,当某颗流星掠过它的轨道,它会轻微震颤一下,如同熟睡中的人梦见故乡的风。
它已经不需要名字了。
因为它终于明白,存在的意义,不是被看见,而是被需要。
不是成为神,也不是成为人。
而是当世界陷入寂静时,敢于第一个开口说: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