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渊。它不再试图抹杀记忆,而是学会了伪装成‘秩序’本身。它让人们相信,遗忘是为了和平,沉默是为了稳定。它不再强迫你闭嘴,而是让你自己选择不说。”
林小禾心头一震。
这比暴力更可怕。
抵达回音井时,天尚未亮。她独自走入铭心环,将手掌贴上井壁。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一位县令烧毁灾民名册,只为“避免民心动荡”;
一名太医隐瞒瘟疫实情,称“恐引发恐慌”;
甚至有书生主动焚毁祖传家书,只因“家族丑事不宜流传”……
这些人并非被操控,而是**自愿**参与遗忘。他们坚信自己在维护“大局”。
她猛然抽手,脸色惨白。
“它已经不在井底了。”她喃喃,“它活在每个人的妥协里。”
返程路上,她一言不发。直到路过一座小镇,见集市中央立着新碑,上书“太平永固”四字,百姓争相献花祭拜,仿佛那是救世箴言。她驻足良久,问身旁老农:“你们为何信这四个字?”
老人笑道:“因为官府说,只要不信谣言、不提旧事、不问不该问的,就能年年有粮,岁岁平安。”
“可你们忘了三十年前的大饥荒吗?那时也是这样,没人敢说话,最后饿死三万人。”
老人笑容僵住,眼神渐渐迷茫:“大饥荒?……不曾听说过啊。”
林小禾怔在原地。
不是被删改,而是**主动遗弃**。
那一夜,她在驿站写下《记忆七诫》,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各州忆学堂:
一、勿以安宁之名行遗忘之实;
二、勿因恐惧真相而诋毁讲述者;
三、勿将沉默当作智慧,将顺从视为美德;
四、勿让后代只读一本史书;
五、勿使哀悼成为禁忌;
六、勿让权力定义何为“该记”与“该忘”;
七、若你终于选择遗忘,请至少记得??你是**选择**了遗忘。
文章传开,舆论哗然。有赞其清醒如晨钟,亦有斥其煽动不安,称“林氏欲以回忆为刀,割裂天下和谐”。朝廷虽未明令禁止,却暗中授意学官在科举试题中贬斥“过度追忆”,谓之“执念害政”。
风波之中,沈砚带来一封密信??来自皇宫深处,笔迹纤细颤抖,署名竟是太后。
信中写道:“吾囚于深宫四十年,所见皆伪。皇帝非我亲子,乃先帝宫女之子,因相貌酷似亡后而被抱养。我知此秘,却终生缄口,只因摄政王言:‘真相若出,社稷必倾。’今我将死,唯愿有人肯听一句真话,不负此生苟活。”
林小禾读罢,久久不语。
原来最深的伪忆,不是来自镜渊,而是来自那些明知真相却选择沉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