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逍遥四公子 > 第1937章 软硬不吃(第2页)

第1937章 软硬不吃(第2页)

良久,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简,那是离开焚心谷时,苏挽晴亲手交给他的空白传灯令。此刻,玉简表面竟自行浮现文字,一笔一划,宛如有人以心为笔、以念为墨,在虚空中书写:

>**持此令者,非承遗志,乃启新章。

>不拜先贤,不拘旧法,唯问本心是否清明。

>若你愿为迷途者点灯,便是守望之人。**

字成之时,玉简裂开,化作九片,随风飘散。

林隐知道,这是铭心阁最后的馈赠??从此再无信物可凭,再无身份可依。传灯人不再是被选中者,而是自择道路者。

他抱起童子,轻声道:“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儿?”

“断桥。”

雨又下了起来,细细密密,打湿了小镇街巷。茶馆里的说书人还在讲《四公子传奇》,说到二公子单枪匹马闯入北狄王帐,夺回被掳百姓时,满堂喝彩。可林隐走过门前,并未停留。他知道,这些故事已经流传得太久,久到人们开始将他们神化,塑像供奉,焚香祷告。

可他们从来不是神。

他们是人,会痛,会惧,会犹豫,也会流泪。

就像沈砚,在跃入归墟前,也曾回头看了三眼:一眼看战场残躯,一眼看未写完的家书,最后一眼,落在断桥边那个撑伞的身影上。

林隐抱着阿念,在雨中疾行。

三日后,他们抵达断桥。

春水暴涨,桥身半塌,唯有中央一段仍悬于两岸之间,像一根不肯断裂的命脉。桥栏上,“勿忘沈砚”四字已被风雨磨平,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日日描摹的新字:“林隐哥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可今日,这些字迹也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

只有最角落处,一行极小的字静静躺着,墨色如初:

**“若你归来,请替我说一声:我也看见了春天。”**

林隐跪了下来。

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敬畏。

他终于明白,这一路走来,不是为了寻找谁的记忆,也不是为了成为谁的影子。他是来完成一场对话??一场跨越百年的心灵交接。

沈砚用牺牲换来了和平,苏挽晴用智慧点燃了群识,而他要做的是让这份光不再高悬于塔顶,而是落入尘埃,照进每一个平凡生命的裂缝里。

他放下阿念,解下长剑,轻轻放在桥中央。

然后,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竹筒,倒出一卷素纸,提笔蘸墨,写下第一句话:

>“我曾以为英雄必须流血,后来才懂,英雄也可以只是静静地坐着,听一个人哭完所有的委屈。”

笔锋落下,铜铃忽响。

一声,两声,三声……继而连绵不绝,仿佛整座桥都在共鸣。桥下流水泛起金纹,岸边枯木抽出新芽,远处山岭间传来悠远回音,似有无数人在轻声接续:

>“……也可以是在寒冬里,给陌生人递一碗热汤。”

>“……也可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也可以是跌倒后,依然愿意站起来。”

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却又似从未开口。这是群识之网的回应??万千人心中的信念,因这一笔而共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