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无敌天命 > 第九百五十二章 观玄宇宙亡(第3页)

第九百五十二章 观玄宇宙亡(第3页)

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安慰,还是幻觉?

哲学家争论:若记忆可被外界唤醒,自我是否还能称为“真实”?

宗教团体则宣称:这已触及灵魂本质,应受敬畏而非滥用。

争议愈演愈烈,直至一名少女站了出来。

她叫叶真,十五岁,先天性感官缺失症患者,无法听见声音、无法感受温度,世界对她而言是一片寂静的灰白。但她拥有极强的共感能力,能通过他人情绪波动“看见”色彩。三年前,她母亲为救她死于火灾,临终前紧紧抱住她,嘴里说着什么??可她什么都没听见。

去年秋天,她在银花开放时走入湖中。七日后出来,手中握着一块温热的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字:

>“我爱你。”

没人知道石头从何而来,检测也未发现人为痕迹。可叶真从此开始绘画,用极其鲜艳的色调描绘“母亲的声音”??她说那是金色的波浪,带着蜂蜜般的甜意,在空气中一圈圈扩散。

她的画展轰动全球,被誉为“听见沉默的艺术”。有人哭着说,那是他们听过最美的告白。

年底,联合国通过《共感伦理公约》,确立三项基本原则:

一、任何人不得强制他人接入共感系统;

二、所有共感产物(包括记忆影像、情感投射)视为个人精神财产,受法律保护;

三、设立“静默区”,允许完全隔绝共感影响的生活方式存在。

林昭作为首席顾问签署文件时,抬头望向远方。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有人会滥用这份力量,有人会恐惧而逃避,也有人会在记忆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但正如阿澈所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写下一封信,这个世界就还没放弃对话。”

春天再度来临。

告别之塔顶层那扇门又一次开启,这次走出的是一位盲人诗人。他在静室中待了整整一个月,出来后创作长诗《光的形状》,其中一句广为流传:

>“我看不见你流泪,但我摸到了那滴泪的重量。

>它比钻石沉重,比春风温暖。”

而在南渊湖底,新的胚芽正在孕育。科学家探测发现,“孪生之心”周围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状结构,疑似具备初级意识反应。每当有人类集体情绪达到峰值(如大规模哀悼或庆典),它便会释放微量能量,激活方圆百公里内的植物开花。

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忆舟族”真正的遗产??不是一本书,不是一座塔,而是一种正在觉醒的星球级共感生命体。

某个月夜,林昭独自来到小屋,翻开《问心录?终章》。最新一页写着:

>“阿澈走了,银草还在唱歌。

>苏念学会了画画,叶真举办了新展。

>林昭站在湖边,想着要不要进去看看。”

>“而我,在等下一个拿起笔的人。”

他合上书,抬头望月。一阵熟悉的清香飘来??苔藓与雨露的气息。

他笑了:“你来了。”

风拂过,无人应答,却有一片银草叶轻轻落在书页上,叶脉中浮现两字:

>“继续。”

林昭提笔,在末页添上一句:

>“故事从未结束,因为它从来就不属于某一个人。”

>“它属于每一个,在黑夜中仍愿点亮一盏灯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