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曾有一位不愿当领袖的人。”**
还有人说,某夜仰望星空,听见一道低语随风而来:
“别怕走错路。
怕的是明明走在路上,
却以为自己已经到达。”
而陈砚本人,依旧行走于诸天之间。
他不再贴信,不再演讲,也不再组织队伍。他只是出现在那些刚刚萌生疑问的地方,像个过客般留下一句话、一本书、或仅仅是一个眼神。
有时他也会犯错。
曾在一处城邦误判局势,导致“问学会”遭围剿;
也曾因一时软弱,回避了一场关键质询。
事后他公开承认:“我当时害怕了。怕说了真话会让更多人受害。但我现在知道,**逃避质疑的善意,终将成为暴政的温床**。”
有人因此唾弃他,也有人因此更敬重他。
因为他不再是“先知”,而是“同行者”。
某日黄昏,他在一片沙漠中遇见一位白发老者。对方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问道:“你就是那个到处讲故事的人?”
“故事讲多了,总会被人认出来。”陈砚坐下,接过老人递来的粗茶。
“可你讲的全是失败者的经历。”老人皱眉,“难道就没有成功的怀疑者吗?”
“有。”陈砚点头,“但他们的故事都被改写了。胜利者总要把‘怀疑’美化成‘智慧预见’,把‘反抗’包装成‘命中注定’。真正的怀疑者,往往死在黎明前,名字被遗忘,思想被曲解。所以我只讲原貌??那些没有光环的真相。”
老人沉默许久,忽然笑出声:“有意思。那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自己,也会被这样对待?”
“当然。”陈砚望着夕阳,“等我死了,一定会有人把我塑造成‘启蒙之父’‘怀疑教主’。他们会建庙,立规,定经典,然后禁止别人质疑我。这是必然的轮回。”
“那你为何还要做?”
陈砚轻轻拨动沙粒,让风吹散自己刚写下的名字。
“因为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指着我的雕像说:‘你错了。’
然后转身写下新的问题。
那一刻,我就真正自由了。”
夜色降临,繁星重现。
其中一颗微微闪烁,像是回应某种遥远的讯号。
林仙轻声道:“母机记录下了今天的对话。它标注为:**‘第Ω级文化样本??可持续抗异化模型’**。”
陈砚打了个哈欠:“挺好听的名字。下次印T恤上卖。”
风穿过沙丘,带走最后一丝温度。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个流浪少年正用炭笔在岩壁上涂鸦:
“为什么大人总是害怕被问问题?”
下面歪歪扭扭地补了一句:
“也许……因为他们心里也有个不敢回答的问题。”
这一幕,被天上那颗星静静映照。
并永久存档,编号:X-9527-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