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668章 都来添妆(第3页)

第1668章 都来添妆(第3页)

次日,他带领团队深入勘探,终于在地下三十丈发现一座密室,内置青铜浑仪、陶制滤池模型,以及一套完整的“水质预警系统”??当某地水源异常,特定星位便会发光,提醒治理者及时干预。

“这才是真正的‘天人感应’。”阿衡感慨,“不是占卜吉凶,而是用科学预判灾难。”

更重要的是,在密室角落找到一本手稿,署名正是那位百年前被贬的水利大家。他在最后一页写道:

>“吾穷一生之力,欲建清水之网,惠及万民。然权贵惧民智开,则难驭,故斥我为妖,毁我工程,囚我子孙。

>但我信:只要留下火种,终有后来者持灯而行。

>若见银蝶飞起,便是时机已至。

>愿汝不负此志,重建清流之世。”

阿衡读罢,久久伫立,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场战争确实还未结束。毒脉可以拆除,但制造毒脉的思想仍在;帝王可以悔悟,但权力的贪婪永难根除。今日他们破除谎言,明日或许又有新人披着仁政外衣,行剥民之实。

但他亦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记录、有人敢于质疑、有人执着追寻,光明就不会熄灭。

归途中,葵儿将《毒水识别手册》留在每一座村庄,教孩子们唱新编童谣:

>“爷爷打井莫近山,

>山脚流水藏铜斑。

>妈妈煮饭先试水,

>碗里冒泡快丢完。

>若见银蝶天上飞,

>快找识字堂来查案!”

歌声随风飘散,如同种子落入大地。

回到京城三个月后,《拾遗录》正式成为国家监察法典,各地“明镜台”增至三百六十五座,每日更新水质地图。皇帝亲自巡视第一所“识毒辨害学堂”,看着六岁孩童熟练操作试瓶,欣慰落泪。

而阿衡并未停下。

他在识字堂后院建起一座“清源工坊”,培训盲童学习水质检测,让聋哑少年掌握绘图记事,收留所有因揭露真相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子女。

某个雪夜,葵儿跑进来,兴奋地举起一封信:“阿公!辽东马场传来消息,他们按您给的方法改造饮水系统,三个月后,马不再发狂,骑兵训练成绩提升三成!将军说要给您立长生牌位!”

阿衡笑着摇头:“不必立我,只需记住:每一口干净的水,都是对谎言最有力的反击。”

窗外,雪花静静落下,覆盖了明镜台上层层叠叠的图画与留言。但在最上方,那一行稚嫩却坚定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不怕了。”**

远处钟楼再度响起“警世钟”,悠扬绵长,穿越时空。

阿衡站在窗前,望着漫天飞雪,仿佛看见千万个孩子手持小镜,照亮黑暗中的沟渠与井口。

他知道,银纹蝴蝶不会停歇。

因为它从来不是奇迹,而是觉醒。

只要还有人在看,在听,在问,在画,它就会一直飞下去。

飞过荒原,飞过宫廷,飞过遗忘的岁月,飞进未来某一天,当所有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喝下一碗清水的那个清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