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嘴巴子掌自己,媳妇我真改了 > 第1530章(第1页)

第1530章(第1页)

第1530章

而彼时日本企业界普遍盛行的、论资排辈、压抑创新的“年功序列制”,恰恰为他提供了绝佳的狩猎场。

无数有才华、有想法、却因年轻或研究方向“非主流”而郁郁不得志的技术人才,被困在庞大的企业机器里,默默无闻。

“向阳,”赵振国再次找上了高向阳,眼神里闪烁着猎手般的光芒,“还得辛苦你,帮我找点东西。”

在高向阳及其背后渠道的协助下,一份份关于日本各大电子、化工、材料企业研发人员的非公开资料、内部研究报告摘要、甚至是一些学术会议上的边缘发言记录,被悄然整理出来,送到了赵振国手中。

赵振国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迅速掠过那些占据高位、思想可能已然固化的“长老”和“课长”们,直接锁定在那些年纪在三四十岁、拥有扎实技术功底和明显前瞻性、甚至略带“离经叛道”色彩研究方向,却在僵化体制内备受排挤、经费短缺、晋升无望的中青年工程师和研究员身上。

他的筛选标准极其明确:技术方向必须具有颠覆性潜力,本人在当前体系内不得志。

很快,一个名字在一众资料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赵振国的特别注意。

铃木康夫,时年三十五岁,供职于松下电器旗下某个并不核心的基础研究部门。

资料显示,这位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的电化学专家,近年来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一种被称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础研究。

他坚信,基于钴酸锂正极和碳材料负极的嵌脱锂机理,将催生出比传统镍镉、镍氢电池能量密度高得多、且没有记忆效应的新一代充电电池。

在当时的松下内部,主流资源和决策层的目光都聚焦在如何改进成熟但笨重的镍镉电池上,对于铃木康夫提出的、被视为“高风险、高成本”、“华而不实”的锂离子新体系,管理层普遍持保守和怀疑态度,认为其商业化路径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他的项目申请屡屡被驳回,申请到的经费杯水车薪,团队里有潜力的助手也被陆续抽调到“更有前景”的项目组。

几乎是在靠个人热情、有限的实验室边角料时间以及微薄的部门基础研发经费,独自支撑着这项艰难的研究。

在论资排辈、强调服从的松下,他这样的“异端”和“青瓜蛋子”,几乎看不到任何出头之日。

“就是他了!”赵振国手指重重地点在铃木康夫的名字和那份关于锂离子电池构想的简陋报告摘要上,眼中迸发出发现真正宝藏的光芒。

锂离子电池!

他太清楚这玩意儿在未来的便携电子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遥远的电动汽车领域意味着什么!

这将是未来世界的“血液”!其战略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CCD!

一场精心策划的“偶遇”随即悄然展开。

通过高向阳秘密安排、绝不经第三人的渠道,一封措辞谨慎、落款为某家即将成立的“未来技术投资株式会社”的邀请函,被直接送到了铃木康夫位于大阪郊区的家中。

邀请函以探讨“新型能源存储技术的未来可能性与前沿投资”为由,邀请他于次日傍晚,在东京一家僻静的、需要熟人引荐才能进入的传统日式茶寮的雅间会面。

信函语气尊重,并暗示了对他个人研究的深入了解。

铃木康夫接到这封突如其来的神秘来信时,正处于事业的最低谷,心情苦闷彷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这封邀请,如同投入黑暗囚室的一缕微光,点燃了他心中几乎熄灭的火苗。

他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戒备,以及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微弱希望,如期赴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