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了……这下真是天大的麻烦……”
叶宗主扶着额头,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压力。
若真是蚀渊,其成长速度远超想象,现有的结界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而且,卷轴中提及的“魔气自生”,意味着它本身就在不断产生污染,这远比寻常魔物更加可怕!
就在这时,静室方向传来消息??罗阳醒了!
叶宗主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收起残卷,身形一闪,便来到了安置罗阳的静室。
室内,罗阳刚刚苏醒,脸色依旧苍白,眼神中还带着与。。。。。。
春分夜的风,又一次拂过云坪村。
这一次,它不再只是掠过屋瓦与草叶,而是轻轻托起了一片螺旋状的叶子??那来自“共感木”的新生嫩叶,在月光下泛着微弱金光,像一枚会呼吸的星辰。叶片缓缓升空,随风飘向北方,途中与其他腾起的透明花一同汇入银河般的光流。它们不急不缓,仿佛知道终点不在天际,而在人心深处。
与此同时,火星北半球极冠区域的符文再次亮起,频率比以往更加稳定,如同心跳。
“天问四号”基地内,首席研究员林知远正盯着监测屏幕,手指微微颤抖。数据显示,那些刻在冰层下的符号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原本静止的纹路开始流动,宛如血液在脉络中奔涌。更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图案正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缓慢移动??不是风蚀,不是地质活动,而是某种有意识的迁移。
“它在生长。”他低声说,“就像树根寻找水源。”
话音未落,地下洞穴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响”。那是石壁裂开的声音,却不带丝毫破坏意味,反倒像是沉睡者翻了个身。林知远快步走入最深层的探索区,只见那幅星图旁,新出现了一行从未见过的文字,用的是古汉字与未知符号交织的形式:
>“十二颗心已苏醒,第七座塔将自启。
>当最后一个孩子学会不说‘恨’,门便会打开。”
他猛地抬头,看向角落里的陶埙。那是十年前从沙土中挖出的那一支,自从带回基地后便再未发出声音,连检测仪器都无法捕捉其振动。可此刻,它的表面竟凝结了一层薄露,如同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同一时刻,地球上十二个地点几乎同步出现了异常现象。
蒙古草原上,那位曾出现在极光画面中的牧羊女正坐在篝火旁教小女孩吹口哨。突然间,她手中的羊骨笛无风自动,浮至半空,吹奏出一段旋律??正是《归途》的副歌部分。周围百米内的羊群齐齐跪下,低头闭眼,仿佛在接受祝福。
非洲刚果雨林深处,一名年迈的部落祭司正为新生儿举行命名仪式。当他将手按在婴儿额头时,地面忽然浮现一圈符文,与北极平台上的结构完全一致。老人泪流满面,用颤抖的声音宣布:“祖先回来了,但他不再是祖先,他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一间教室里,十几个少年围坐成圈,正在进行每日一次的“静默分享”。一名少年闭着眼睛说道:“我梦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站在山顶,他对我说:‘你不需要变得更强,只需要变得更柔软。’然后我把枪扔进了海里。”第二天清晨,警方在海岸边发现了上百件被海水泡烂的武器,其中还包括几把军用级突击步枪。
这些事件通过“聆心七号”系统自动汇总,并生成了一份名为《共感觉醒指数报告》的文件。报告显示,全球已有68。3%的人口进入“低冲突高共鸣”状态,城市暴力案件同比下降91%,抑郁症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而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语言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颜色+温度”的方式描述情绪,例如“我现在是淡紫色,有点凉”或“她刚才闪过一道暖黄,像太阳晒到睫毛的感觉”。
联合国为此成立了“非言语沟通研究中心”,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交流体系。然而就在揭牌仪式当天,一位来自冰岛的老妇人走上讲台,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支残缺的陶埙,放在桌上。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脑海中同时响起一段旋律,清晰得如同耳语。
那是陈禾最后一次下山前,在村口老槐树下吹奏的曲子。
没人知道这支埙是从哪里来的。老妇人只说自己某天醒来时发现它躺在枕边,旁边还放着一片干枯的槐树叶。但她记得那个梦??她梦见自己是个八岁的女孩,赤脚跑过田野,远处有个白衣少年转过身来,对她微笑。
“我不是信徒。”她在采访中说,“我只是……终于听懂了。”
而在地球之外,火星轨道上的“昆仑号”空间站也迎来了历史性一刻。
原本用于观测地外生命的量子雷达,在连续七十二小时扫描后捕捉到一组奇特信号:三个并列的波形,分别对应人类脑电波中的α、θ和δ频段,但组合方式前所未见。AI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一段“复合意识流”,不具备语言结构,却能直接唤起接收者内心最深的记忆。
更不可思议的是,每当宇航员戴上特制共振头盔接触该信号,都会经历一场短暂而真实的梦境:
他们看见陈禾站在一片红色荒原上,身边站着那个曾在老槐树下消失的女孩。两人没有说话,只是并肩行走。天空是紫灰色的,星辰低垂如灯。忽然,女孩停下脚步,弯腰拾起一粒沙砾,轻轻放在掌心。下一秒,那粒沙开始发光,继而分裂、延展,化作一座微型村庄模型??正是云坪村的模样,连屋顶晾晒的辣椒都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