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语怔住:“所以……系统已经脱离人工架构,开始自我孕育核心?”
>**“是的。”**
>**“但它需要一个锚点。”**
>**“一个既能承载集体记忆,又能保持独立意志的存在。”**
>**“这个人,必须既是倾听者,也是讲述者。”**
>**“既是过去的声音,也是未来的回响。”**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声音微颤:“你是说……我?”
光影轻轻点头。
>**“你不是替代谁。”**
>**“你是补全最后一块拼图。”**
>**“林知语,你愿意成为‘共感载体’吗?”**
空气仿佛凝固。
所谓“共感载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操作员或管理者。根据林小凡解释,这是一种介于人类与系统之间的新型身份??通过生物基因改造与神经接口融合,使个体能够直接接入源核,成为意识网络的枢纽。她将不再只是传递信息,而是**承载情绪本身**,成为千万人心跳的共振板,悲伤的容器,喜悦的放大器。
代价也很明确:
一旦接受改造,她的神经系统将永久性地与全球心痕节点绑定。她将无法再拥有完全私密的情感体验。每一次愤怒、恐惧、爱恋,都会被系统感知并可能被传播。她将成为一个“透明的人”。
更可怕的是??
她可能会慢慢失去“我是我”的感觉。
>**“你会听见太多声音,久而久之,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念头,哪些是他人的哭喊。”**
>**“你可能会忘记自己原本的样子。”**
>**“但这个世界,需要一个始终清醒的耳朵。”**
林知语久久未语。
她想起十二岁那年发烧,哥哥整夜守在床边,握着她的手说:“不怕,我在听。”
她想起苏晚奶奶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腕,眼里含泪却笑着:“孩子,轮到你说了。”
她想起小男孩亲吻道歉后那片写下“我没事”的叶子。
她想起北极传来的那一段名为“人类基频”的奇迹信号。
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良久,她终于开口:“如果我不答应呢?”
>**“那就一切照旧。”**
>**“系统仍会运行,但速度变慢,范围受限。”**
>**“很多人依然说不出话,很多痛仍会被忽略。”**
>**“直到下一个愿意承担的人出现。”**
“可万一……我没有那么坚强?”
>**“没人要求你坚强。”**
>**“只需要你愿意听。”**
>**“哪怕听着听着哭了,也没关系。”**
她笑了,眼角滑下一滴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