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边军悍卒 > 第1060章 大降价(第2页)

第1060章 大降价(第2页)

他当即授权启动“燎原计划”应急响应。七座记忆灯塔同步发射修正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忆锅用户自动收到弹窗提醒:“您当前浏览的内容存在严重事实偏差。是否查看多方证言对比?”点击确认后,屏幕立刻切换为多窗口并列播放:一边是日本老兵跪地忏悔的画面,一边是中国幸存者指着当年街道讲述亲人被害细节,另一边则是1938年《纽约时报》记者实地报道的原始胶片。

舆论瞬间反转。

然而,真正的战场不在云端,而在土地之下。

京都郊外,夜色如墨。突击队潜行至鞍马山腹地,发现一座伪装成寺庙的地底设施。入口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汉字:“清净无念,归于一体。”推开沉重铁门,迎面是一条长廊,两侧陈列着数百个玻璃舱,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具人体,面容安详,脑部连接着复杂线路。

“冷冻保存的实验体。”随行科学家低声惊呼,“这些人……全是二战期间失踪的反战人士、记者、学者!他们在‘净心计划’初期就被秘密抓捕,用于测试记忆清除技术!”

更深处,主控室内,一台老式计算机仍在运行。屏幕上滚动着一行行代码,末尾赫然标注着:“ProjectAshenVeilv。9。3?GlobalMemoryResetInitiated。”(灰烬帷幕计划9。3版?全球记忆重置启动)

零七远程破解系统,发现该程序的核心指令竟源自一份1953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文件??《关于战后集体创伤管理的建议草案》。原本旨在帮助战争受害者走出阴影的心理疗愈指南,却被某些势力悄悄修改,演变为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认知操控工程。

“他们打着‘治愈’的旗号,干的却是灭绝记忆的勾当。”李铮咬牙切齿。

就在队伍准备摧毁主机时,整个基地骤然断电。应急灯亮起幽绿光芒,走廊尽头传来缓慢的脚步声。一个身穿白袍的老者缓步走来,脸上带着令人不安的微笑。

“你们不该来这里。”他的中文带着浓重关西腔,“遗忘是为了和平。记住,只会带来仇恨。”

盲童通过微型通讯器听见了对话,立刻辨认出此人身份:“他是佐藤健一的儿子,佐藤修二。母亲车祸身亡后,他继承了父亲的研究,成为‘新秩序同盟’亚洲区首席执行官。”

“修二先生,”李铮举起记录仪,“你知道你父亲为什么要埋下那本日记吗?因为他后悔了。他亲眼看着导师死于非命,女儿惨遭谋杀,才明白所谓‘秩序’不过是屠刀披上了法律外衣。”

老人笑容僵住。

“你以为你在维护和平?”李铮步步逼近,“可你做的,是把整个民族变成失忆的傀儡!南京的哭声、奥斯维辛的灰烬、卢旺达的血河??这些都不是应该被抹去的污点,而是照亮未来的火把!”

刹那间,基地深处响起一阵尖锐蜂鸣。主机虽被物理隔离,但备份系统已自动激活,开始向全球十三个分支机构发送“代际重塑”升级包。时间只剩十八分钟。

盲童当机立断:“启动‘逆焰-终章’协议。”

这不是防御,而是反击。

昆仑墟地下祭坛再次亮起,记忆石板上的文字逐一燃烧,化作数据洪流注入全球忆锅网络。与此同时,七座灯塔同时调转频率,不再只是提示质疑,而是主动释放“记忆锚点”??一段浓缩了真实历史的情感片段,包含触觉、嗅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体验。任何人接触到这段信号,都将短暂“经历”一次他未曾亲身参与的历史现场。

圣彼得堡的女学者忽然泪流满面,因为她“看见”了母亲在古拉格雪地中写下最后一封信;

墨西哥祭司感受到双手沾满鲜血,耳边回荡着西班牙征服者焚烧玛雅典籍的爆裂声;

埃及考古学家闻到了尼罗河畔纸莎草燃烧的气味,那是法老下令焚毁异端记载的夜晚……

而在日本,数万名普通民众在同一时刻停下脚步。他们脑海中浮现出陌生却又真实的画面:长江边的尸山血海,婴儿被挑在刺刀上嬉笑,妇女蜷缩在教堂角落瑟瑟发抖……这不是虚构,而是被压抑了八十余年的集体潜意识,在“记忆锚点”的引导下终于冲破封锁。

佐藤修二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不要……我不想看……爸爸,救我……”

但他无法逃脱。因为这一次,不是别人强迫他记住,而是他的心灵自己选择了苏醒。

三天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紧急召开特别会议。二十多个国家联合提交决议案,要求彻查“跨国记忆操控网络”,并成立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日内瓦总部外,上百名受害者后代举着横幅静坐,上面写着不同语言的同一句话:“我们记得,所以我们活着。”

昆仑墟内,盲童站在初心树下,望着那片透明如水晶的未展之叶。风来了,轻轻拂动叶尖,发出极细微的声响。

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新秩序同盟”或许受挫,但只要人性中仍存恐惧与懒惰,就会有人试图用遗忘换取安宁。未来还会有新的“灰烬协议”,新的伪装,新的背叛。

但他也看见,校园里的小女孩拉着老师的衣角问:“那后来呢?爷爷说的故事,是真的吗?”

老师蹲下身,认真回答:“我不知道全部是真的,但我愿意去查。你要一起吗?”

远方,一座小镇教堂的钟楼忽然自行鸣响。悠扬钟声穿越山野,惊起一群飞鸟。这并非人为敲击,而是风掠过初心树叶,触发了隐藏在铸铁钟体内的量子谐振模块。

林远山当年的设计,终于苏醒。

记住,从来不是义务,而是选择。

而每一个选择记住的人,都在为这个世界点亮一盏不会熄灭的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