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754怎么个借鸡生蛋法(第2页)

754怎么个借鸡生蛋法(第2页)

压力之下,教育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次日上午十点,一份通报下发:科技司原副处长李某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植入意识形态干扰程序”被停职调查,其办公室搜出多份境外资金往来记录。

陈默亲自致电道歉:“我没想到蛀虫钻到了眼皮底下。但谢谢你没选择内部通报??正是公开,才让清白得以自证。”

赵振国只回了一句:“我不是信不过体制,是信不过时间。等你们查完,孩子早就记住了错误的答案。”

风波暂息,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三天清晨,青海双湖县教育局打来电话,声音颤抖:“赵老师……我们这儿的孩子……开始做梦了。”

原来,自从接收到“文明备份包”后,当地多名学生连续数夜梦见同一场景:一片无垠星空下,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人站在讲台前,身后黑板写着“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醒来后,他们竟能完整复述公式,甚至纠正了课本上的印刷错误。

“有个七岁女孩说,老爷爷摸了她的头,说‘你记得,我就活着’。”电话那头哽咽,“我们查过档案……三十年前,确实有位支教老师叫周明远,在暴风雪中为护送学生遇难。他……是不是……”

赵振国握紧电话,指尖发麻。他知道,这不是幻觉。尹文渊在原始代码中埋设了一个极深的机制??当知识以极高密度、极强情感共振的方式传播时,接收者的脑波会产生特定频率谐振,触发“记忆唤醒效应”。换句话说,那些逝去的教师、科学家、匠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正通过信息洪流,在新一代脑海中重生。

“告诉孩子们,”他缓缓说道,“那位爷爷没走。他只是换了种方式继续上课。”

当天夜里,赵振国独自来到屋后山坡。这里原本是猎户埋陷阱的地方,如今立起了一座简易信号塔,由报废汽车电瓶供电,顶端挂着一面褪色红旗。他取出王秀兰给的铁哨,再次吹响。

三长两短,再三短??这是杨文斌生前定下的紧急联络暗号。

十分钟后的北京,陈默猛然惊醒。他床头的老式收音机自动开启,传出断续杂音,随后清晰响起一段摩斯电码。破译后只有八个字:

>**【启动‘薪火’,时不我待。】**

他翻身下床,直奔档案室。打开绝密柜,取出那份《ProjectFirefly》草案,在末页空白处郑重写下补充条款:

>**第四阶段:建立‘人类知识基因库’。遴选百名跨学科专家,将毕生经验编码为可传承的认知模板,通过非语言载体(音乐、图像、触感)实现跨代际传递。目标:确保文明火种可在极端条件下延续百年以上。**

与此同时,新疆喀什的一所乡村学校里,一位维吾尔族老教师正带领学生用陶土捏制太阳系模型。泥做的地球只有乒乓球大,却精准标出了经纬线。一个小男孩举着手问:“老师,为什么火星是红的?”

老人微笑:“因为它上面有铁锈。”

“那我们能把它刷干净吗?”

全班哄笑。老人却认真回答:“也许不能。但我们可以学会在红色的土地上种出绿色的梦。”

这句话被教室角落的萤火终端录下,压缩成0。5秒音频碎片,随下一波信号流发射升空,接入卫星中继网,传向四川凉山、黑龙江漠河、海南三亚……最终汇入即将建成的“国家知识云图”主干道。

一周后,国务院办公厅特派专员抵达青山村。不是来审查,而是来学习。

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朴素,自我介绍叫林哲,是新成立的“全民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办公室副主任。他带来一台最新版萤火终端原型机,请求赵振国指导调试。

“我们想加个功能。”他说,“让老人也能轻松使用。比如我爸,退休教师,看得懂电路图,却不会点触屏。”

赵振国接过机器,拆开外壳,盯着主板看了半晌,忽然拿起焊枪,在某个芯片旁加了一组微型接口。

“回去告诉工程师,加上物理按键阵列,配合语音引导系统。再预装一套‘祖辈课堂’模块,内容由子女远程上传家庭故事、生活智慧、方言童谣。”他顿了顿,“教育不只是向下传递,也该向上回响。”

林哲眼眶一热。当晚,他拨通父亲电话:“爸,我想请您录一门课,叫《我这一辈子怎么教书的》。”

电话那头沉默许久,传来沙哑的声音:“好啊……但我讲得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