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轻舟下飞机后和摄制组看了几个主要的拍摄场景,定好明天的开机时间,回了酒店;
他也没心思出去吃饭了,让张楚帮着叫了酒店的餐饮服务,正打算躺一会,门铃响了;
不用想,肯定是徐峥和祖峰他们;
“老孟,嘿,出大事了,你快看微博!”
“能出啥大事,你去酒吧瞎搞的事被虹姐知道了,还是上次哪小姑娘去你家找你了?”
徐峥推开孟轻舟,和祖峰一起走了进去;
“真出事了,你看微博就知道了!”
老孟也懒得拿手机,一把抢过光头徐的扫了一眼,其实他猜到了,肯定是大炮和小目标那点事;
《潘》是不是好电影不好说,但在孟轻舟看来,至少也是水准线以上的作品,裤子这次还是花了心思的;
电影的名字叫做《潘》,但整个故事其实和潘金莲没啥关系。
宋朝还有一名女子,叫做秦香莲,她和女主李雪莲一样,都是上访专业户。
所以啊,电影名如果叫做《我不是秦香莲》也没啥不可以的。
李雪莲是不是潘金莲,待考证。
但李雪莲的确不是秦香莲,这个可以肯定。
秦香莲遭到丈夫的始乱终弃,去京城上访,这状告的理直气壮。
李雪莲为了分房子生二胎,和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找了小三,于是开始上访,这状告的胡搅蛮缠。
而且秦香莲和李雪莲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秦香莲告状的目的是讨理,李雪莲告状目的是底层妇女寻求精神上的认同。
所以当得知自己丈夫意外身亡的消息后,她没有表现出大仇得报的喜悦,而是流露出精神空虚的悲伤。
所以说,李雪莲不是秦香莲!
非但李雪莲不是秦香莲,片中的GY也不是包青天。
包青天不畏权贵,大义凛然,敢高唱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最终将陈世美正法。
《潘》是不是好电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说它是一部地道的讽刺电影,
这个毋容置疑。
喜剧的作用,就应该是讽刺!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小品为啥好笑,是因为敢反讽呀。
讽刺奸商,讽刺贪官,讽刺社会阴暗面。
如今在和谐社会的代领下,怎么能有坏人呢?
必须全部都是好人,结局必须是大和谐,
即便有矛盾,最终都是因为误会。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遇冷,烂片横行,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出现两部讽刺喜剧,一部是《驴得水》,一部就是《潘》。
如果说《驴得水》是扒光了知识分子的皮,那么潘金莲就是扒光了官僚主义的皮。
《驴得水》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粉饰太平,第二种是被逼自杀,第三种是身去延安!
然而现实之中的延安又在哪呢,是改朝换代?
还是想象的乌托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潘》不是在讽刺某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没错。
而是在讽刺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下“史为民不为民、王公道不公道、荀正义不正义,李雪莲也没有必须要去哀怜”,倒是“贾聪明的确是假聪明”!
如果说《驴得水》是: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