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营的企业之中,一个造船厂,一个潜艇製造厂,一个飞机製造厂,三个精密加工厂,和他们的重点配套,组成了楚国的强健工业体系。
而在民生方面,对於粮食,蔬菜,也有专门的国营公司在运营。
如今这些国营公司基本都是刚建立没两年,整体氛围还是非常不错的,所有的人精神面貌都是积极向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但有著內地和以前苏联的情况做参考,王泽知道,国营公司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陷。
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人员都会偏向於保守,不愿意去担责。
毕竟,赚了钱不是自己的,可签了字那真是自己的。
万一出了问题,追责下来不是自討苦吃吗?
所以,国营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顽疾。
王泽在会上,將这个问题讲出,大家一起討论,怎么能够避免这一点。
王泽静静的听著他们的意见,这些人不管是汉族还是俄罗斯族,两者都是走过了国营经济体强盛的时代。
“我认为,应该让管理层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红利。”
一人刚说完,就有人打断道:“这样做,那不是国企私有化了?而且像是造船厂,都是国家支持,厂长个人能力並不需要太出眾,这种体量的工厂,要给多少红利出去?”
“那你说个办法?”
两人说著说著,声音越来越大,其他人也参与进去,眼看就要吵起来,王泽出声制止。
“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志风,回去之后成立一个计划委,负责给每个厂制定五年的发展目標,不光是经济上,从技术,工人,厂区等等多方面去制定一个標准,不要很高,但也要厂子努力才能完成。”
王泽想了想,看向沈丹德:“这一块不单是政府,丹阳大学也要出力,每一个工厂的任务必须要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多个小组去制定,决不能一个官员隨口乱想乱定。”
“每个任务目標为五年,五年派人清查,对於没有完成的,要找出问题所在,如果不是不可抗力的原因,那么管理是不是不合格?是不是要调整?要是因为能力不够,那就调去別的岗位,如果是贪污懒政,那就处理。”
“对於清查后,完成了的工厂,你们后续探討一下,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奖励给全厂人员,管理层占比多一些。”
王泽將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也是根据之前眾人的探討总结出来的。
也许不一定够好,但至少先做一次再说,五年之后,再看是不是合理,需不需要调整。
按照这个安排,未来楚国的国有企业必然会分成369等,好的可能一个普通工人收入比不好的工厂管理层都要高。
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国营僵化,让一些利润王泽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会议一开就是三天时间,第二天和第三天,就对楚国做了一次五年规划。
在这份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吸引人口,平衡人口结构的方案。
预计在两千年之前,楚国人口能够突破1500万人。
如果说,如果放开收人,这任务是真的很简单。
但是有一个平衡人口的指標在那里,就不可能继续增加白人男性人口,只能选择汉人,提高汉人的人口占比。
这一下任务可就不轻了。
而在工业方面,要求结合实际应用,展开工业自动化升级。
五年內,完成楚国內所有工厂的自动化改造。
丹阳银行將为此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