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897章世事无逻辑(第1页)

第897章世事无逻辑(第1页)

入夜,城内正在迅速的恢复生产生活,太子此番身先士卒夺先登之名,收万民敬仰。

而夏林则正在小院里用黄泥制叫花鸡吃,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张柬之陪李治出去走访了,他身边只剩下了个小武。而小。。。

刘仁迎上前,面带愧色:“父亲,是孩儿疏忽,让首恶逃了。”

李治正蹲在门槛上逗那只大奶狗,闻言头也不抬,只随手把一块干饼掰碎了扔给狗吃,嘴里含糊道:“你当他是泥捏的?能让他跑了才怪。我早知道他会走密道??那家伙打仗不行,保命的本事可是一等一。”他顿了顿,眯眼望着天边渐沉的夕阳,语气忽然冷了下来,“但他走不了多远。”

刘仁一怔:“父亲已有安排?”

“安排?”李治嗤笑一声,终于站起身,拍了拍袍角的尘土,“我不用安排。夏林这个人,自负、多疑、心狠手辣,却偏偏最怕死。他若真有胆量与城共存亡,反倒难办了。可他跑了??那就说明,他已经慌了。”他转过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刘仁,“你记住,一个开始逃的人,心里就再没有‘胜’这个字。他只会想怎么活,怎么藏,怎么苟延残喘。而只要他在逃,他就一定会犯错。”

刘仁心头一震,肃然拱手:“孩儿受教。”

李治摆了摆手,又懒洋洋地靠回墙边:“去吧,别在这儿杵着。城里的事你看着办,百姓要安顿,尸体要掩埋,火势要扑灭。还有那些投降的叛军,挑几个嘴巴紧、骨头硬的留下来充役,其余的打发回家,发点口粮,让他们别再生事。”

“是。”

“对了。”李治忽然又叫住他,“那个夏家的小子??就是刚才我看的那个,十七八岁的,眉眼像他的??查清楚没?”

刘仁点头:“已审过两轮。名叫夏承业,夏林庶出次子,母亲是潞州本地一个小商户之女,地位卑微。自幼不受重视,平日只在府中管些账目杂务,并未参与军政。据其供述,七日前夏林下令关闭城门时,便命家眷各自分散藏匿,他自己则带着亲兵从地下暗道撤离,未曾告知任何人具体去向。”

“哦?”李治眉毛一挑,“连儿子都不告诉?”

“正是。”

“呵……”李治低笑一声,眼神却愈发幽深,“这才是夏林。在他眼里,亲儿子也不过是颗弃子罢了。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这小子,倒未必全说实话。”

刘仁皱眉:“父亲是说他知情?”

“不一定。”李治踱了几步,缓缓道,“但人在恐惧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隐瞒一些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事。比如……他曾无意间听见什么,看见什么,或者被谁悄悄塞了一张纸条。”他抬眼看向刘仁,“今晚再审一次,不必动刑,找个老成的参军,慢慢套话。重点问三件事:第一,夏林临走前见了谁;第二,有没有人给他留下什么东西;第三,府里最近有没有陌生人进出。”

“孩儿明白。”

“还有一件。”李治忽然压低声音,“把那小子单独关起来,别让他和其他俘虏接触。若是有人试图接近他,无论身份高低,立刻拿下。”

刘仁心头一凛:“父亲怀疑……夏林还有内应?”

李治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远处燃烧未尽的余烬,轻轻哼了一句:“一座城都能反,何况几个人?”

夜色渐浓,刺史府内外灯火通明。士兵们仍在清理战场,搬运尸体,焚烧污物。刘仁亲自坐镇府衙,调派各部维持秩序,安抚百姓,同时下令彻查全城密道。果然,在府邸后花园一口枯井之下,发现了通往城外的地道入口。地道狭窄曲折,仅容一人匍匐通行,沿途设有通风口和隐蔽哨点,显是早有预谋。

张柬之带人深入探查,半个时辰后返回,禀报道:“地道长约三里,出口位于城南五里外的一座废弃窑场。属下已在出口设伏,派两队精锐埋伏于周边林地,另遣斥候四出巡视,凡有可疑之人出入,立即擒拿。”

刘仁点头:“做得好。传令下去,今夜加倍警戒,尤其注意南门方向。夏林若真从那里脱身,必不敢走大道,极可能绕行山野小径。”

张柬之犹豫片刻,低声道:“殿下,末将斗胆一问??我们当真不追?”

刘仁沉默片刻,望向帐外漆黑的夜空,缓缓道:“追?往哪追?河东道三百里,山川交错,村落星罗,他若一心逃窜,我们纵有千军万马,也如大海捞针。况且……”他顿了顿,声音微沉,“父王说得对。夏林既然选择了逃,那就不再是统帅,而是一个逃犯。逃犯最怕的不是追兵,而是人心。”

张柬之若有所思。

刘仁继续道:“他带走的不过是几十个亲兵,粮草有限,又不敢露面。只要我们封锁消息,宣称其已死于乱军之中,再散播流言,说他抛弃部下独自逃生,昔日追随他的人,心中岂会不起异心?届时不用我们动手,自有人会为了赏银将他出卖。”

张柬之恍然大悟,躬身叹服:“殿下高见!”

就在此时,一名校尉匆匆入帐,呈上一封密报:“启禀殿下,城北巡查队在一处民宅夹墙中发现一名重伤男子,身着叛军偏将服饰,怀中藏有一枚虎符及一份手书。经辨认,此人系原潞州府兵都尉赵元朗,七日前曾因反对克扣粮饷遭夏林囚禁,后不知所踪。”

刘仁接过手书,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纸上只有短短数语:“夏逆已于三日前密会代州守将崔定,约定共举大事,伪托勤王之名,实欲割据河东。若潞州失守,彼必引兵南下,夺太原而据之。”

帐内一片死寂。

良久,刘仁缓缓合上纸页,声音冷得如同寒铁:“原来如此……潞州不过是开端。”

他猛然抬头,厉声下令:“传我军令!即刻起,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骑兵整装待发,步卒休整不得过夜!另速派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奏明陛下:夏林未死,且另有图谋!其党羽已渗透代州,恐太原危矣!”

张柬之脸色大变:“殿下是要直扑太原?”

“不。”刘仁摇头,眼中寒光闪烁,“我们要让他以为我们要去太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