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向场中落座的大人,依次分发文书。
刘思礼也在这个时候开口:
“应天商行当初是为了帮扶城外村庄所立,
能有如此健康且出乎意料的发展,就连我等也没有预料到。
而现在,帮扶村庄、修路等事已经有了很大起色,
但。作为应天城最大的商行,缴纳税款是应天商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从去年八月到今日,
应天商行会按照三十税一,分别向户部、应天府缴纳税款。
经过测算,
向户部缴纳税款商税、杂税等诸多税目,共为十七万七千八百六十两。
向应天府缴纳商税、车马税、入城税、出城税等诸多税目,共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两。
税款银两已经准备完全,
等散会之后,会由新马商行负责承运,送往皇城户部衙门、府东街应天府衙。”
会客厅内再一次变得死寂无声,
一众大人怔怔地看着桌上摆放的喜色文书,抬头看向刘思礼,满脸不可思议。
而身后的诸多商贾更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怎么这么多?
魏国公徐辉祖率先开口:
“三十税一也不过十三万两,是不是交多了?
而且为什么要交两份?”
市易司副司正韩宜可也重重点了点头:
“是啊,商行的测算是不是出了岔子?”
见众人万分疑惑,刘思礼笑着解释:
“商业税也就是《户律》中所言的市税,
按律买卖双方要在完成生意后在官府登记造册,取三十税一。
商行缴纳的户部税款是应天商行所属市税,
缴纳的应天府税款是城外各处村落卖给应天商行应缴的税款。
这在应天商行的名册中有明确记载,
为了帮扶诸多村落以及村民,
他们所售出的一众商货,在一定规模内,所产生的税款都由应天商行缴纳,这也是两笔税款产生的原因。
而至于其中的数额差别,是关税有所差别,
这部分大多缴纳给了户部,而市籍税与门摊税则缴纳给了应天府。
稍后会有详细的名册给到两处衙门,
各自的税账大概一辆马车就能容纳,
若是户部与京府没有提前准备,也可以找新马商行运送。”
听着刘思礼的侃侃而谈,
在场大多数人都被说得一片懵懂,
但最后的结果他们是知道了
应天商行不仅缴纳买的税,也缴纳卖的税!